第407章 论战升级(二合一) (第2/3页)
派的手里拿着两把枪,黑洞洞的枪口都指向其余两派。
在一些自称官方、主流和正统的批评当中,“寻根文学”渐渐地成为了贬义词,被贴上了“落后”、“过时”、“复古”等标签,但凡是发表过“寻根文学”的和理论的期刊和报纸,也同样被视作是助纣为虐的帮凶,这几个星期里,遭到了来自四面八方的口诛笔伐。
不是电话,就是信件,总之,汹涌的舆论压力扑向了人文社。
“方主任,你倒是在沪市躲了个清净,可把我们累坏了。”
于德利凑了过来,酸溜溜的语气里透着一丝不快。
朱伟反驳道:“话不能这么说,方老师虽然人在沪市,但是笔可没闲着,不是在报刊上写了好几篇文章,替我们分担火力吗?”
“就是,况且巴公点评‘寻根文学’和‘西湖会议’的那篇稿子,岩子也是出了很大的力。”
陈晓曼据理力争。
方言左看看,右看看,合着论战不只在编辑部之外,《人民文学》内部也是争议不断。
吕书友、于德利这些支持先锋文学、推崇西方文学流派的,自从文学寻根运动开始的时候,就颇有微词,只不过一直是隐而不发,就算是《人民文学》举办西湖会议,也是明里暗里地反对和质疑。
没想到文学界的论战一爆发,编辑部内的矛盾也跟着引爆。
“方主任,我觉得推动寻根文学,无可厚非。”
吕书友道:“可把寻根文学推到这么高的一个高度上,是不是有些欠妥当?”
“高度都是别人给的,我们只不过是在西湖开了个会而已,一开始就没想过抬高寻根文学。”
方言道:“而是把这一年文学寻根的思潮来个阶段性的总结,给当代文学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吕书友说:“可是这会不会适得其反?会不会把现在文学的创作方向搞乱?”
“不试试又怎么知道乱不乱呢?”方言说,“既然先锋文学能尝试各种西方文学流派的技法,那么也给寻根文学一个挖掘东方文化土壤的机会,又有何不可呢?”
吕书友道:“我就怕寻根文学的取材上,会倾向于僻远、原始、蛮荒的那种民族地域土壤。”
就在编辑部的气氛越来越紧张凝重的时候,王朦及时出现,拍了拍手,打着圆场:
“好了好了,不管是寻根文学,还是先锋文学,又或者是外国文学,只要是对我们华夏文学有益的,就值得支持,这也是这一届文代会上要提出的宗旨……”
“吕主任,还是让时间和实践检验寻根文学到底是好是坏吧。”
方言也不再多言,伸出了手。
“那就拭目以待吧!”吕书友顾及场面,和他握了握手。
“啪啪。”
王朦再次拍了下手,然后把方言单独喊到办公室。
大门一关,两人相当默契地谈起了这次西湖会议的成果,尤其是寻根文学这个流派的正式诞生。
“总之,是对是错,还是手底下见真章吧。”
方言说:“待会儿我得去找仲锷问问,最新一期的《当代》什么时候出版。”
王朦脱口而出,“11月9号左右。”
“您问过了?”方言吃惊道。
“我刚才就是从秦主编那边过来。”
王朦道:“他还当着我的面夸你,说你宁肯‘得罪’小琳同志和《收获》,也要把《霸王别姬》这么好的稿子交给《当代》,都不知道该怎么谢谢你。”抿了口水说:“让我无论如何,等你回社里的时候,一定要代他好好谢谢你,而且还要以《当代》编辑部的名义,请你去东兴楼吃饭。”
“《霸王别姬》就换一顿饭?”方言开玩笑道。
“吃多少顿都成,只要你的肚子装得下。”
王朦说:“当然,秦主编还跟我透露了一个好消息。”
方言一问才知,原来是文学讲习所要提高档次,从“讲习所”直接升级成为“鲁迅文学院”。
“部里已经批复同意了,而且要把文学院纳入到高教体制里面。”
王朦道:“招生标准、考试办法、学制、教学计划和设施等方面都要向正规化发展,不光是面向作家,也面向编辑、文学组织工作者,和高校合作,联合开办几个培训班,毕业了也能发文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