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十二章: 水墨国画略懂一点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二十二章: 水墨国画略懂一点 (第3/3页)



    而且还不停地拿戚伊依做比较,和赵文文说好了今天心情好去请她吃火锅,但现在嘛……

    台上的蔡文芳也是一脸诧异,但很快也反应过来。

    “可能是学了美术会提到一点,毕竟她文化成绩很好,这背书肯定也是不差的。”

    “但是——你实战肯定就不行了吧?看我依旧拿捏。”

    如是此想,蔡文芳也是停下手中的毛笔,重新铺上一张宣纸,就将一根新毛笔递给了戚伊依。

    “看来还是小敲戚伊依你了,这样,你可以大胆地直接尝试画,我会在旁边指导你的,这样更好入门,你不相信自己,也得相信老师的水平。”

    说着,也不管戚伊依同不同意,立马就是研墨加水。

    虽然戚伊依也知道蔡文芳的“良苦用心”,但她也无所谓,反正也好久没有画了,现在试一试也不错。

    水墨画大致技法分为具象画、写意画、工笔画

    以及泼墨画这么几种,今天条件有限,就选择工笔画了。

    工笔画,亦称细笔画,与写意画对称,属于一种写实画。也就是工整细致一类画法,比如今天选择的宋代院体画。

    就是宋代翰林图画院及其后宫廷的南宋作品,或非宫廷画家而效法南宋画院风格之作。

    戚伊依作为当事人,也在那地方待过一段时间。主要是迎合帝王宫廷的需要,比如鸟、山水,宫廷生活及宗教内容。

    今天只有黑白水墨,那就不整侍女图、花鸟图这种色彩鲜明的强装饰性作品了。她选择了和当时一样的翰林图画院的标准院体画——一幅宫廷乐奏图。

    这不仅是拿手,甚至是对于画中的乐器更是了如指掌,这画不好都对不起她的音乐执念。

    戚伊依提笔当即就是画起了人物,对于南宋的服饰、职务、礼乐都是亲身经历,虽然不是表演者,但是这些细节可以说比一些“真迹”还真。

    毕竟有些都是失传,现存的都是后仿的,有些细节遗漏的,真的没戚伊依清楚。

    随着几个宫廷乐师的轮廓初具雏形,一旁“辅导”的蔡文芳也是傻了眼。

    “不是?略懂一点?你还真会啊?”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