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二章 名士风度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十二章 名士风度 (第2/3页)

却天赋异禀,听说一身道术早已通玄,能够活死人肉白骨,化腐朽为神奇!秘闻堂的总部虽在建康,分支却是遍布大江南北,不可能没有听说过这位许道长吧?”

    “果然是他。”

    宫长老心中一凛,表面却是不动声色,甚至还故作谦虚地说道:“秘闻堂的势力分布确实错综复杂,但也没有到天罗地网,无孔不入的程度,既是如此,便难免有所疏忽。况且铁面先生若真有要事在身,非见许道长一面不可,也是问错了人,找错了时机。”

    秦行云立刻反问道:“此话怎讲?”

    “许道长的教派虽然不明,但他与五斗米道的领袖杜子恭私下里是至交好友,两人时常约在一起钻研道术……”

    说到一半,宫长老的目光忽然又落在王徽之的身上:“王公子,说起来,杜子恭与令尊亦颇有渊源,当年令尊身体抱恙之时,也曾遍寻名医诊治,可收效甚微,直至杜子恭主动登门拜访,令尊病情方才有所好转,对吧?”

    王徽之点了点头:“是有这么一件事,当时还是我七弟带他入的大厅,但那已经是十几年前的事了。至于杜先生本人,我也听说他早在几年前就主动辞去了五斗米道领袖的身份,将位子传给了徒弟孙泰,自己外出远游,之后就不知所踪。”

    “这正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宫长老的黑眸之中忽然闪烁起一阵颇为怪异的神采:“与许迈私交甚密,并且同样怀有通玄道术的杜子恭都在几年前不知所踪了,连偌大的五斗米道都能放下不管,若非是为了闭关潜修,便是遇到了很大的麻烦!半神半仙都解决不了的问题,凡夫俗子还是不要主动招惹的为好。”

    王徽之陷入沉思。

    秦行云则是突然接过话茬:“我只寻许迈,不寻杜子恭,所以杜子恭究竟还是不是五斗米道的领袖,又是否继续活跃在人前,都跟我没有关系。纵然是亲兄弟,亦不可能形影不离,他们两人互为道友,也总有各自修行的时候。倘若现如今秘闻堂的情报网连将他们二人分离开来,单独审视都做不到,岂非名不副实?”

    宫长老叹息一声,道:“人力本就有限,秘闻堂若能事无巨细,面面俱到,朝廷怕是早就不留余力地出手剿灭了!怎么可能有机会发展到现在的庞大规模?倘若杜子恭还有消息,顺藤摸瓜找到许迈绝非难事,如今二人皆是下落不明,不知生死,想要寻觅他们的踪迹,跟大海捞针又有什么两样?”

    “听宫长老此言,似是觉得我在难为你?”

    “宫某绝无此意,只是铁面先生为盐帮打拼多年,依旧是特立独行,十步之内,从未超过三个随从,足可见志气高远,不喜繁华喧闹,对这动用万千人力寻找一人之事,有些错误的判断……其实也很正常。”

    “那倒成我的不是了。”

    秦行云笑了笑,并未因此动怒,反倒突然感慨起来:“我本想与秘闻堂再度合作,拿出至宝换取消息,谁曾想宫长老不仅百般推脱,还觉得我是在故意刁难,既然如此,《兰亭集序》和《快雪时晴帖》这两样宝物,我也只能拱手送给其他人了。”

    话音稍落,秦行云就作势起身。

    在他有所动作的刹那,宫长老和他身边的几位得力随从直接懵了。

    至于王徽之与慕容浅,更是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俨然进入了一头雾水的状态。

    尤其是王徽之。

    《兰亭集序》和《快雪时晴帖》都是他父亲王羲之所作,就算没有书圣之名的加持,仅看内容本身,都是一等一的奇珍异宝,说句价值连城毫不过分!

    王羲之纵然作古,可名声依旧响亮,那两样东西仍然可以说是整个琅琊王氏的镇族之宝!

    多少王公贵族,文人墨客登门相求,都被他们以各种各样的理由给堵了回去。

    秦行云究竟是吃了什么药性猛烈的丹药,居然敢堂而皇之地用《兰亭集序》和《快雪时晴帖》来作为与秘闻堂换取消息所用的筹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