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章 这是十六岁? (第2/3页)
i)啟,有点复杂的字,还是取谐音称之为老七吧。
老七从外貌来看比实际年龄至少年轻了十岁,此刻西装笔挺,非常适当的展示存在感。
本次交流,东道主是西班牙方,具体地点却是文化交流中心,分寸感必须拿捏。
招待的饮品是森林水果茶,就是在红茶里加上蓝莓和草莓叶。西班牙人爱这样喝,因此中心做这样的安排,是满足了双方需求的。
庭院、展厅、画廊、图书馆、茶室等,中心设置很齐全,双方碰面的具体地址是展厅。
投影映出【中西友好】的字样。
展厅虽说是中心最大的房间,此刻也稍微有点拥挤。以中间的棕色六腿柏木长桌为界,左右共坐着快五十人。
“华夏和西班牙文明的相互吸引从未停止!
明代,西班牙人高母羡将儒家著作《明心宝鉴》译成西班牙语。
……
华夏和西班牙文明的交流互鉴,早已融入两国民众的生活点滴。西班牙国粹弗拉门戈舞逐渐被华夏舞者认识和喜爱,各类培训和舞蹈节活动频繁举办。
跨越40年里程碑,新的蓝图已经铺展,两国人民将共同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省略好几百个字。
交流会开始,肯定是双方领队互相车轱辘话来一通。
展现地主之谊,因此让陈教授先说,随后是莫亚叽里呱啦大堆。
现场配有七名翻译员,四名西语翻译,三名中文翻译。
七人分属不同的部门,前者是AECID(西班牙国际发展合作署)的人,后者是中心的人。
开场白说完,十几分钟也过去。
交流第一步,上数据。
西方说自己国家在过去的一年里,有多少留学生。中方的数据是过去一年,有多少人来西班牙旅游。
感觉摆数据这步,有点鸡肋,可又必须存在。
就是向对方表明,双方互通有无是有实际价值的。
第二步是西班牙有请“代表”发言,这步和华夏方没什么关系。
身为东道主的西班牙交流团,邀请了许多和华夏“结缘”的西班牙人,述说自己的故事。
有妻子是华人的“女婿”,有曾经去过华夏的交换生等等,共六人。
每一个说完,陈教授等人都要鼓掌。
陈教授每鼓掌一次,就端起茶杯抿一口。茶水没了,中心工作人员马上添加,速度赶得上海底捞添酸梅汤了。
其他国家的交流会流程是什么样子不清楚,反正庆祝中西建交40周年的文化交流就这样。
三小时过去,伴随着中心负责人老七的开口:“华夏和西班牙都拥有百花齐放的文学环境”,文学交流才开始。
“我们华夏作家诗人,为对活动祝贺,创作了作品《不朽的逃亡者》《致费德里科》《香蕉》《巴塞罗那之游》。”陈教授说。
董燕生把作品交给中心工作人员。
“听上去就是好作品。我们的作家也带来了不错的作品《菩萨蛮·赞中华》《马路边的一分钱》《火》。”莫亚身为诗人,肯定是第一时间去看《致费德里科》。
从社会生态来说,在欧洲诗人的社会地位要高于华夏,所以这边的领队是喜欢陶渊明的莫亚。
西班牙文化交流团,除了莫亚外,文学方面是作者,还有两位曾去过华夏旅游的作家。
稿件是好几份的,因此不担心不够分。
一时之间现场只剩下翻动书页的声音。
“啪啪啪!”莫亚起身鼓掌,“《致费德里科》从文字和精神都致敬了洛尔迦,非常精彩。”
瞧见了好作品,莫亚是立刻起身鼓掌,这情绪必须表达出来。
这次华夏准备的还挺好,但莫亚并不担心己方会输,诗歌方面,他的词《菩萨蛮·赞中华》,也很够看。
的话,阿尔瓦罗和杜埃尼亚斯也是获得过斯特雷加文学奖欧洲奖和塞万提斯奖。写作水平肯定没问题!
特别是玛丽亚·杜埃尼亚斯,在前年2011年,写出了西班牙第一畅销书。每30个西班牙人,就有1人读《时间的针脚》。2012年,华夏还出版了。
玛丽亚写的一分钱,莫亚看了,是以华夏的一首民谣为起始点创作。
莫亚喝一口红茶,坐下继续阅读,“双池?好像很是华夏当代最著名的诗人之一,他应该就是文学交流最大的惊喜了吧?”
紧接着,从名字的吸引程度,莫亚选择了《不朽的逃亡者》。
开篇的文字,就将莫亚拉回了十五世纪。
身为《堂吉诃德》最好的中文译版作者,董燕生对中文和西语的了解非常充足。
非常能够传达原文的感觉。
写一个殖民者?莫亚开始皱眉。
从二十世纪开始,西班牙人对殖民的态度就是贬低状态。反思殖民时代对殖民地所犯下的罪孽,是当前西班牙国内的政治正确。
即便很多西班牙人内心也不想反思,毕竟西班牙帝国时期号称日不落,是国力最鼎盛的时期。
也不想想,若没西班牙帝国时期的殖民,西语会成为世界第三大语言吗?
交流会这场合,不合适吧。莫亚心里想着。
内心是有小九九,国与国之间的交流,伱一个华夏人写我西班牙殖民者,不合适吧!
莫亚继续看着。
[至今为止,巴尔沃亚只不过是一个亡命徒,一个敢于违抗国王旨意,注定要被卡斯蒂利亚法庭判处绞刑或砍头的反叛者……]
看巴尔沃亚如何对待土著,如何狡诈,莫亚的眉毛都抢了大鼻子的风头了,好像倒“八”。
“这篇文的作者是个天才!”
看到中途,莫亚就听到旁边的马德里自治大学的教授喊了一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