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89章 当得起任何赞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389章 当得起任何赞美! (第2/3页)

螂的时候,往往意味着在角落里还有无数只蟑螂。

    同理可证,他仅仅是在书包摊上随便逛逛就发现了两篇关于“版税付酬”的文章,那么这件事所产生的舆论影响便可想而知了。

    林朝阳仔细阅读了他在书包摊上发现的这两篇文章,一篇是对“版税付酬制度”的批评,认为这种形式扰乱了文学界纯洁的风气。

    一篇更偏向于为读者科普什么叫“版税付酬制度”,字里行间并没有对林朝阳的褒贬。

    但林朝阳发现了两篇文章,一批评、一中立,概率已经说明了问题。

    林朝阳在火车上晃了几个小时,在广州下车,他并没有急着买回燕京的火车票,而是去了大沙头附近的城出版社。

    一见到他,李士非的态度十分热情,还透着几分心虚。

    “朝阳?你怎么来了?前两天我还在电视上看了你拿奖呢!”

    要说广东人民群众能看到香江无线电视翡翠台的事,还要归功于1978年某位误打误撞的村民。

    这个时候的电视都是模拟信号的,需要在户外架一根天线,因为接收电视台的模拟信号对天线角度有要求,有时候天线被大风刮歪了就容易收不到信号。

    结果好巧不巧,有村民家转天线的时候突然就收到了来自香江的电视信号,这一下子就轰动了。

    如今这个时候,香江的电视节目可比内地电视台贫瘠、乏味的电视节目有趣多了。

    为了能够接收到来自香江的电视信号,老百姓们还效仿最开始接收到信号那家人用的鱼骨架天线,短短不到半年时间,几乎整个珠三角地区都在效仿。在当时的广州、东莞、深圳、中山、珠海等地,家家户户的鱼骨架天线组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甚至前两年官方为了遏制这股歪风邪气,还专门进行了整治,可根本无济于事。

    别说是老百姓了,干部们也爱看香江的电视啊,这样的情况下怎么可能禁止的了。

    李士非询问林朝阳金像奖的情况,显得十分豪气,林朝阳便简单的给他讲了一下。

    “你是我们内地第一个拿到香江电影金像奖的编剧,可算是创了个记录了。”李士非说道。

    “一个地区的电影奖项,这有什么的。”

    林朝阳的语气平淡,李士非很想反驳他一句,可想了一下,发现林朝阳说的也没错。

    可不就是地区性的电影奖项嘛,含金量还不如金鸡奖。

    聊了一会儿后,林朝阳将在火车站买的那两份报纸拿出来。

    “老李,你们广东的报纸对我很不友好啊!”

    听出林朝阳的语气中有兴师问罪的意味,李士非有些气短,“这个事吧……其实不光是广东的报纸在报道,其他地方也有不少报纸……”

    他说到这里,底气更加不足了。

    版税这事,是从他们出版社传出去的,又是《羊城晚报》头一个报道的。

    就这么几天功夫,全国上下少说也有十几份报纸报道了这件事,持批判态度的媒体是主流。

    这些媒体批判的对象当然不可能是出版社,毕竟出版社是钱的那一方,所以他们要批评也只能是批评林朝阳这个“拜金者”、“金钱至上主义者”。

    现在是1984年,市场经济观念尚未深入人心,民心淳朴。

    在有些老百姓的眼中,作家写作拿稿费,本就是个很轻松的差事,要的再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