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0章 杨导送来的项目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10章 杨导送来的项目 (第2/3页)

随意翻看了一下,有些意兴阑珊。

    这是一个手机应用的UI界面,比起当年市面上流行的做法,在交互性和实用性上做了不少的优化,的确是有可圈可点的地方。

    不过,步子迈的并不算大,只是小打小闹,以大学生的水准来说的确不错,但对于顾哲这个有着几年大厂经验,见过大风大浪的顶级码农来说,就连小水花都算不上了。

    顾哲也清楚杨燕所说的“助力”是什么意思。

    现在大部分的所谓的大学生创新项目,主要注重一个参与感,让大家感受一下写策划以及团队合作的流程。

    至于要不要真的做出一个“成品”出来,要求并不算高。

    不过,这个传艺学院的项目已经通过了市级的申报,下一步要想取得省级的奖项,就必须至少做个能运行的玩意儿出来了。

    这就是杨燕安排给顾哲的任务。

    顾哲正要推辞,却听到了杨燕鼓励的话语。

    “顾哲,我知道,你去年被其他事情耽误了一些发展。这个项目,你也不用有特别大的压力,重在参与。”

    “比起实质性的成绩,老师其实更希望,像你刚刚说的那样。”

    “你能找回当初那个,无所不能的,积极向上的自己。”

    看着杨燕脸上殷切的期盼,顾哲突然有些不忍心拒绝杨燕的好意了。

    或许对于现在的他来说,比这个项目要好的策划和程序他随手就能写出十个八个来。

    但是,换个角度想,杨燕这相当于是送了他一个至少省级优胜奖(重在参与奖)起步的奖项啊。

    要知道,许多大学生忙忙碌碌四年,最大的痕迹,都不过是校级的,可能还是个处分。

    杨燕把这个项目交给自己,其实已经是一种莫大的照顾了。

    说到底呀,就算自己混的一般般,像杨导这样做老师的,又真的会失望吗?

    依稀记得前世婚礼的时候,被邀请出席的杨燕,顶着已经有着白发丝的头发,兴高采烈地和其他客人们分享着他和宋奕涵大学时的照片。

    或许,看到自己的学生过的好,过的不错,对于善良的老师来说,比看到学生成材、成为所谓的大人物,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