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512章 鹤鸣茶社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512章 鹤鸣茶社 (第2/3页)

水冲上,盖子一盖,意思就是天地人和。

    喝盖碗茶,讲究用盖子轻拂茶面,茶香随之四溢,滚烫的茶水也凉得快一些,年轻人,莫那么浮躁,就跟做人一样,急不走嘞。

    真的是,啥子人都往茶馆里边钻。”

    陈文志一听这话就来气了:“真的是,啷个到哪里都能遇到长嘴壳,喝个茶而已,又不是喝的你家嘞!”

    “你……”

    老头被他一句话噎得胡须直抖,最后一甩袖子,回座位去坐着了,有些气恼地揭开茶盖,歪放在桌上,端着茶碗就喝,被烫得一口喷在地上,变得越发气急败坏了。

    这一幕,看得陈安和陈文志两人,一阵偷乐。

    喝了一阵茶水,也吃了不少瓜子、花生,总算觉得舒坦了,两人也不讲究,准备靠在竹椅上眯上一会儿,养养神。

    正在陈安神游太虚的时候,忽然被一阵争吵声给惊醒,他坐直身子,扭头朝声音传来的方向看去。

    那是几米外的一棵枫树脚下的茶桌,此时正有十数人围在那儿吵吵嚷嚷,声音一个比一个的大。

    他大概听了下,说的是早年间,锦城陕西街陕西会馆住着一个叫杨白鹿的老先生,他拿着一张收藏多年的藏宝图,在晚年请当时赫赫有名的傻儿师长范绍增去发掘宝藏。

    按照“藏宝图”的指引,他们在望江楼往下河流对岸的石佛寺下面的三角地带靠江心位置进行开挖,居然还真的在江心挖出一只石鼓、许多人体骨架和一只石鼓。

    这正应了歌谣的第一句“石牛对石鼓”,但最终,他们并没有挖什么“银子万万五”,而是整整3筐锈迹斑斑的铜钱。

    有人说,张献忠的宝藏就藏在锦江的望江楼那一段。

    但立马又有人说,还有彭山江口“石龙对石虎,金银万万五”的说法,还摆出岷江江口北边的山间密林里,有石虎矗立在岩石之上,还有一条石龙,蜿蜒盘旋在悬崖边,龙虎出现,说明那地方非凡。

    并说,附近村民在旱季的时候,就曾在江滩上捡到金银的传闻。

    还有在洪涝过后,也有人捡到过木头,那木头里面有夹槽,藏有银锭等传闻。

    另有人说,这些年说自己看到藏宝的人,捡到金银的不少,但却不相信真有藏宝,不然的话,在清朝咸丰的时候,咸丰需要钱补充军费,派人打捞,最后空手而回;袁世凯的时候,也曾召集人手,大坑小坑挖了几十个,淘干了几十条小河,也是什么都没捞到。

    后来军阀杨森、外国传教士、包括老蒋,都想方设法去找,却始终都不曾得到过。

    认为传言只是传言,根本就是子虚乌有的事儿。

    立马就又有人反驳说,张献忠入蜀地那会儿,有规定:藏一两者斩,藏十两者剥皮。

    所有人为了保命,纷纷将所藏金银上交。

    这是老辈人说过的事儿。

    觉得张献忠纵横各省,大肆搜刮,那金银无数,为什么又会踪影全无?

    一个个争论不休,各有说道。

    也许对他们来说,只是茶后闲话,但听在陈安心里,却是另有想法。

    他自己就从山里水潭里捞出不少金锭、银锭、铜钱和那西王赏功币等东西的,都是跟张献忠有关的。

    加之手里又有铜牛、铜鼓……

    他是越听越有兴趣了。

    除了锦江河段,彭山江口这两个地方,还有人认为,什么石牛石鼓、石龙石虎都是障眼法,张献忠藏宝的地方不止一个。

    在锦城附近的青城山,就有两个传说。

    一个是普照寺暴富。

    普照寺在明末被张献忠焚毁,清代康熙年间开始恢复,是一座仅占地半亩的简易小庙。

    道光年间,方丈鉴山在未向外化缘的情况下,居然建成了占地 400亩、殿宇五重、与二十四诸天暗合的 24个天井、与黄道周天同数的 365间堂舍的宏伟大寺院。

    如果没有大笔的银子,这样规模的寺院是很难建成的。

    那么到底是怎么完成这样规模的建筑的呢?

    据说是有神相助,清同治年间任灌县知县的钱璋在《重建普照寺并建藏经楼记并赞》中说,在神秘的神力相助下,一下子修起几十幢房子,都是石头自己裂开,不雕刻、不搬运,自己就到工地上了,而且凭空就造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