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三蒸九扣 (第2/3页)
冲动就能解决的事情。
第二天早上,村子里请来帮忙的,带着自家的碗筷和桌凳,齐集盘龙湾,就连宏山一家子也丢下盖房子的事情赶了过来。
在招呼着他们吃了汤圆以后,就由冯祥中和冯学恩带着一帮子人忙碌起来。
生火烧水、洗菜、切肉、杀鸡杀鸭……
明天的正席,今天就有不少事情要准备。
山里的酒席,自然是最具巴蜀乡土气息的农家筵席,大都是就地取材,讲究就是一个实惠——三蒸九扣八大碗。
八大碗是民间传统菜品,说是八大碗,其实上的是九碗,也叫九大碗,主要出现在红白喜事宴上,烹饪方法以蒸扣为主。
大碗,更准确的名字是“斗碗”,容量很大的碗。
固定的每桌八个人,九碗菜。
九大碗的第一碗,特别称为“头菜”,一定是蒸肉丸。蜀地的人把肉丸叫做“圆子”,头菜中的肉丸不是球形,而是椭球形。
一碗里面有8个,正好每人一个——如果主人家不差钱,就放16个,称为“双圆子”,这筵席也就会被当作“高端大气上档次”了。
陈安家准备的就是双圆子。
九大碗中的其他菜,常规的还有腌菜扣肉、粉蒸肉、炖肉块、酥肉等等。
腌菜是山里人自家腌制晒干的青菜,复水之后用于扣肉,称为“烧白”。
不过这个名字对于修房建屋来说显然不吉利,所以在“立房子酒”中是万万不能用的。
陈安这是搬家酒和结婚一起办,这道菜自然也就被去除了。
83中文网最新地址
而粉蒸肉,也因为其俗称需要避讳而不能在丧事中出现,但这是喜事,使用无碍。
而这两碗,在酒席中,都跟“圆子”一样是定量的,每人一片。
而炖肉块叫做“墩子”,基本上是完全的肥肉块,而酥肉外面裹了鸡蛋淀粉,看不清里面是肥是瘦,就只能通过筷子夹时的软硬去猜测。
有的时候,甚至直接上两碗“墩子”和酥肉。因为墩子和酥肉往往比较肥,剩得比较多,可以重复使用,也就能为主人家节省一些食材。
有了这几样,再加上几样别的菜,凑够九碗就可以了。
而陈安这里,准备的便是鸡鸭鱼之类的东西,还有弄到的麂肉,也算是豪奢了。
几乎碗碗是肉,这要是在后世,绝对会觉得很油腻。
但现在不一样。
别说山里人,就即使是城里人,一个月也吃不上几次肉。
偶尔吃上一次,都要被称为打牙祭。
这样全荤的筵席,反倒更有吸引力,只因为吃肉的机会太少。
因为少,很多大人还会把圆子带回家,给家里的小孩子吃。这也让孩子们在去吃这九大碗的时候,多了一分期盼。
进入农闲,不少人过来帮忙的时候,也就把自家的孩子带了过来,整个盘龙湾,热闹得不得了,跑去水塘边捞鱼的,跑到山洞口去看寒号鸟的,到圈边看猪,到菜地里看菜。
那棵奇特的松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