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490.百岁寿辰(万字三合一章节)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490.百岁寿辰(万字三合一章节) (第3/3页)

:“如此甚好,此为传世之基。”

    结束同楚昆的交谈后,雷俊收敛心神,继续自身修行。

    除了不断炼化天地灵气为自身仙蕴之外,雷俊也开始不断温养自己的法宝。

    曾经源自余硕的八极雷鼓,如今已经化作五通雷鼓,应五雷之数,承九天之象。

    而他的周天印,当前形象不断变化,此刻不论外形还是道法意境,都渐渐变得越来越像雷俊的封天印。

    此刻在九渊真火海洋中沉浮者,则是一根闪动紫、金二色光辉的青竹杖。

    曾经是九节的青竹杖,这时赫然已经变作十节。

    而除此之外,在青竹杖边缘,更有两道气流,一黑一白,不停交织流转。

    雷俊招手,十节青竹杖当即飞出火海,来到他面前。

    黑白二气继续交转不休,围绕在青竹杖表面,看上去令其原本闪烁的紫、金二色光辉,朦胧许多。

    雷俊伸手接过,然后另一只手的手指在其上轻轻摩挲。

    凝神细细思索片刻后,雷俊又将之扔回碧绿的火海内。

    接着雷俊再招招手。

    太清八景宝蓑,也飘入九渊真火海洋内。

    玉清周天法镜后,雷俊开始进一步温养和祭炼自己另外两件成道贴身法宝上清玉宸仙竹与太清八景宝蓑。

    太清八景宝蓑上根根蓑草向四方张开仿,仿佛怒龙。

    朦胧雨雾中,有道道罡风自然流转,最终在四面八方渐渐凝聚。

    罡风似是化作有形的实体,恍若屏风亦或者城墙。

    其中一“面”罡风上,蕴含独特而又玄妙的道理意境,乃是源自浩然玄圭,自其中有文华浩然气不断从中流转。

    余下七“面”,当前还是空白。

    雷俊微微挥手,当即有光阴刀魄飞出,然后直接落在其中一“面”罡风上。

    晃动如时光长河的光阴刀魄,在雷俊炼化下,慢慢融入太清八景宝蓑张开的“墙壁”上。

    经过时间的积淀和祭炼,这蕴含强横武道真意的刀光,成为宝蓑上第二景。

    接下来的日子里,雷俊动作不停,再取灵山玉骨,然后加以温养祭炼,将之融入第三“面”罡风中,成为太清八景宝蓑的第三景。

    期间,雷俊亦温养祭炼其他大量天材地宝,从旁作为辅助。

    不论是此前积蓄,还是这次各方为他贺寿,都有大量奇珍异宝,眼下都成了雷俊祭炼法宝的助力。

    不知过了多久,灵山玉骨也成为太清八景宝蓑一部分后,雷俊取出另一件宝物。

    其名为金刚经轮。

    乃是源于须弥。

    当初善智慧尊者不在须弥期间,唐皇张晚彤率大唐高手将之攻陷,同时斩杀金刚界宝部之主梵达陀等众多佛门弟子。

    毗摩舍、阇底罗等人遁逃退出须弥之际,很多东西来不及带走,都成了战利品。

    这件金刚经轮,就是其中之一。

    眼下,在雷俊的法力控制下,这件金刚经轮,也被炼入太清八景宝蓑内,成为其中第四景。

    接下来的日子中,雷俊便不断祭炼各种灵物,一同加持在自己太清八景宝蓑上。

    时光荏苒间,悄然入夏。

    雷天师迎来自己一百零一岁生辰。

    某一日,蓬莱海上,忽有白色的雷龙飞腾,起起伏伏,矫健飞舞,迅疾无比,声震四方。

    这白色的雷龙在半空里一个转折,飞回到雷俊面前。

    在雷俊头顶上空,则有一个玄奥而又古朴的神通法箓,正闪动白色的雷光。

    雷光涌动间,白色的雷龙受此滋养,越发壮大。

    “嗯,初见成果。”雷俊见状,微微颔首。

    观摩参悟沈去病的太霆仙雷后,雷俊已经大致掌握其中奥妙,并就此推演出一门全新的神通法箓。

    所生成的法天象地,亦是雷龙。

    至此,这是他通晓的第七门雷法。

    不过,和玉枢仙雷、仙都神雷一样,当前炼成的法天象地,还做不到如九天雷祖法象、玄霄雷祖法象、纯阳雷祖法象、纯阴雷祖法象那般,化作披甲执锐的神祇。

    这三门雷法,于雷俊而言,都不是本命神通法门。

    虽然随着他登临仙境后,都成功凝聚出法天象地,但较之本命神通,仍然弱了一筹。

    雷俊之所以揣摩太霆仙雷,乃是出于旁的考量,为将来做储备。

    眼下能有当前模样,已经足够。

    接下来只需继续慢慢改良修正,不断去芜存菁即可。

    念头刚刚转到这里,雷俊忽然心中一动,面上露出微笑。

    他站起身来,少见地离开蓬莱。

    感受自身道蕴仙灵向人间散逸,雷俊亦不介意,行走在人间山水间,自得其乐。

    入了地海后,散逸消失。

    雷俊虽感觉自身较之先前有少许虚弱之感,阴阳无极星煌亦不足以在短时间内弥补,但仍神态安然。

    他看着眼前昏暗的地底世界,默默存神观想,疗养自身,静心等候,还有心思关照一下自己吩咐徒弟种植在这边的幽宁树籽。

    不知过了多久,整个地海仿佛忽然震动起来。

    下一刻,一直昏暗的地海中,竟然少见地爆发出强光。

    不过那璀璨耀眼的光芒,一闪即逝。

    随之一同消失的,还有地海剧烈的震荡。

    但马上便有毫不掩饰的笑声,由小变大,直到响彻地海,甚至往地海外的大唐、大宋两方人间传去。

    “我成功了!”

    远方,昏暗的地底世界中,渐渐有个人影浮现,身形模糊,令雷俊一时间都有些看不真切。

    待她身体周围缥缈气流主动收敛,方现出那身着紫金道袍的高挑女冠身姿,令地底世界仿佛再为之一亮。

    “恭喜小师姐,洞玄登仙。”雷俊微笑向对方一礼。

    恍惚间,双方已认识八十余载。

    彼时一人双十,一人十八。

    “现如今回首,我已经是一百岁开外了。”雷俊笑叹。

    同沈去病聊起这个话题时不同,眼下雷俊却是另一种心态。

    唐晓棠则摆摆手:“打住,我还没到!”

    雷俊竖起一根手指。

    唐晓棠直接将头转向一旁,不去看他。

    这时,远方出现黎天青和黎锦等人的身影。

    到了近处,他们齐齐向唐晓棠道贺:“恭喜神霄荡魔护法真君洞玄登仙。”

    唐晓棠笑嘻嘻:“多谢几位道友这些天来为我护法。”

    “哪里,真君客气了。”然后众人再看向雷俊:“雷天师当面,我等有礼了。”

    雷俊:“诸位辛苦了。”

    他看向唐晓棠:“小师姐?”

    唐晓棠笑道:“不用看我,咱们随时可以出发。”

    她一翻手掌,赫然多出一枚看上去晦明变化不休的宝珠:“我早等着这一天呢!”

    虽不似雷俊那般一步登天,但唐晓棠在九重天五层境界积蓄多年,专为登仙后的道法修行做准备,许多事都已经了然于胸。

    故而旁人需要慢慢温养适应的过程,于她而言,只需渡过那最后天堑,推开仙门,一步跨出便将种种都一并越过。

    “倒是你,从蓬莱经人间来地海,用不用歇歇?”唐晓棠问道。

    雷俊:“无妨。”

    他转而对黎天青、黎锦言道:“稍后,地海这边,还需黎道兄和和诸位操持,以免反受其乱。”

    黎天青先前已经得过通知,故而此刻神色安定,颔首道:“已经准备妥当,天师和唐真君可以放心。”

    雷俊便再通知唐皇张晚彤和身在娑婆的白湄,以及苍寰的金乌昊阳。

    张晚彤等人,各自戒备。

    雷俊联络的同时,唐晓棠嘿然笑着,一手托着那枚八极晦明珠,另外一只手则平平向上方举起,并且摊开手掌,五指张开。

    在这一刻,她身体仿佛化作无形一炁,远远望去,竟仿佛透明,在昏暗的地海中尤其难以琢磨。

    而在她上方,则有大量闪动光辉的符箓浮现,转眼变作一片庞大的符阵。

    符阵转动下,竟直接牵动四方地海灵气。

    滚滚黑雾以符阵为中心汇聚过来,聚集之下,再生变化,竟然由黑转白。

    唐晓棠这一年多时间来在此地静修,除了为推开仙门做准备外,便是不断揣摩八极晦明珠,就此根据地海的情况,进行微调。

    长时间准备下,她早有腹稿在胸,这一刻仿佛信手拈来,一切水到渠成。

    于是就见黑气化作白气,不断汇聚流转后,形成仿佛门户般的存在。

    但“门户”封闭。

    直到唐晓棠伸手在那“门户”上一点。

    以此点为中心,无形之力,轰然向四方扩张。

    正是唐晓棠的肇元珠。

    不过,是她洞玄登仙之后的肇元珠。

    当初空桑大战过后,善智慧尊者虽然不明细节,但隐约也感觉唐晓棠可能从空桑海谷内取走了什么东西。

    心灵感知下,他隐约觉得此物要紧。

    是以善智慧尊者虽不明真相,但没有置之不理,而是不断设法加固空桑。

    尚在洞神九重天境界时的唐晓棠,纵使有八极晦明珠在手,也不足以借此破开空桑门户。

    但现在,随着她本人修为变化,太初元君法象,也随之升华改变。

    虽然仍是一点向外扩张,无形无相。

    但这一点扩张看上去,似是比先前慢了些许。

    真相则是,似慢实快,同时却又连绵不绝。

    太初一炁无形无质,但这一刻扩张万物,却在有无之间,像是持续一片真空,充满矛盾的同时,蕴含玄妙澎湃难以抵御的力量。

    “门户”,被轰然打开!

    这时唐晓棠再一扬手,八极晦明珠表面朦胧的光辉不断晦明交错,接着升腾而起,飞入上方被打开的“门户”内。

    继而那明暗交错的光芒,便形成仿佛路径般的存在,不断向前延伸。

    “走了!”唐晓棠向雷俊招呼一声,当先步入其中。

    雷俊则向黎天青、黎锦等人点头示意,然后身形飘然而起,足踏虚空,亦步入那玄妙的“门户”内,踏上那奇妙的“路径”。

    眼前虚空变化,转眼间景象便趋于稳定。

    一阵凉意,交织在雷俊左右,眼前的天地望上去则有无尽苍凉之感。

    “这就是空桑。”身旁唐晓棠言道。

    (本章完)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