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百三十章 事情闹大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三百三十章 事情闹大了 (第2/3页)



    十六日上午清晨,抗议的队伍就从北面的余杭门入城,随后各个街道的人流如潮水一般涌来,把整条街道都拥堵在一起。

    辰时末刻,大量的人群就跑到了大瓦子街道,交通一时堵塞,除了各水门的船只运行还算通畅以外,其余地方的街市已经是水泄不通,来往的人根本难以通行。

    “摊丁入亩害国害民,此等恶政,早该废除!”

    “朝廷无道,令我妻离子散。”

    “说好永不加赋,却摊派在我等头上,还夺走我们的地客,我等苦不堪言!”

    各类口号震天响。

    不要以为古代没有游行示威,事实上北宋时期还挺多。

    比如景佑三年,朝廷要裁撤三司五百多名吏员,这些吏员就跑去吕夷简和王曾家门口闹事,还跑到御史中丞杜衍家门口破口大骂,乱扔瓦块石头,进行抗议。

    嘉祐二年欧阳修因为太学体的事情罢黜了上千名学子,导致他们纠集数千人在汴梁游行示威,围堵欧阳修的宅邸和他的官轿。

    靖康元年金军围城,汴梁数万百姓游行示威,让宋钦宗被迫启用主战派宰相李纲。过程当中甚至还有二百多名太监被打死,整个汴梁乱成一锅粥。

    所以自古以来游行示威并不算少数,即便是清朝雍正推行摊丁入亩的时候,也有大量地主前往浙江衙门找李卫抗议示威。

    此时由于朝廷并没有第一时间处理地主们抗议的事情,经过一年时间发酵,事情越闹越大,已经有数千地主带着他们的奴仆闯入了杭州城,弄得杭州城内外交通几近瘫痪。

    这还算好的。

    民国时期上海和广州地区挑粪工罢工那才叫厉害,满城污秽,香飘十里。

    两浙路转运使衙门位于丰豫门内的府署当中,临近西湖。

    西湖东侧游街白墙灰瓦,杨柳依依,湖上画舫连绵,湖畔青楼连栋,正是游人踏青看遍美景的时候。

    结果大量抗议者涌入,西湖东岸一下子人山人海,甚至还发生了踩踏事故,骚乱不止。

    转运使衙门外更是人群不计其数,呼喝着要求朝廷停止摊丁入亩政策。

    “砰!”

    此刻衙署内,两浙路转运使杜杞听到消息,勃然大怒,拍案道:“什么?你再说一遍。”

    下面小吏连忙说道:“司帅,城里来了至少上万人,拥堵街道,四处呼喝,以至闹市停罢,百姓纷纷回家躲避,不迟疑者还被踩踏致伤。”

    “这帮混账。”

    杜杞从桌案上站起身,双手背负在身后,立即思索起来。

    最近也一直在闹,但他却不管不顾。

    这是朝廷的意思,按知院的话来说,这也算是给这些两浙路地主们最后的一次机会。

    只要他们乖乖听话,和平渡过这个时期,那么以后一切都好说。

    但显然他们并不希望如此。

    居然把事情越闹越大,以前最多也就一两千人,现在居然聚集了上万人,这是想干什么,要造反啊?

    杜杞当时就想派兵镇压,可转头一想他是没有兵权的,只能调集府衙衙役。

    衙役那点人手杯水车薪,恐怕镇压不住场面。

    他迟疑片刻,就说道:“先派人出去维持一下街道秩序,免得再有因践踏而伤者。”

    “是。”

    吏员就出去了。

    今日衙署办公,杜杞本来是在处理其余事情,因而刚好转运副使任茂成也在。

    听到杜杞的话,任茂成犹豫道:“司帅,不管一下吗?”

    “怎么管?”

    杜杞双手一摊道:“要想镇压住就必须派兵,我们手头上有兵吗?”

    “那”

    任茂成说道:“是不是马上派人前往京师向知院汇报?”

    “唔”

    杜杞眯起眼睛,深深思索起来。

    正常情况下,要是任内出现这样的事情,如果没有压下去,还要上报的话,肯定会受到责罚。

    历史上侬智高之所以屡次向朝廷上书无人回应,都在于邕州知州将信件拦截。

    毕竟如果让朝廷知道交趾人时常寇略他们大宋边境,邕州却没办法处理的话,那么朝廷只会觉得邕州知州无能,影响他们的仕途。

    所以很多时候,官员往往会把这样影响比较大的事情弹压下去,不许流传出去,防止上报到朝廷知道。

    但现在这件事情显然不能怪在杜杞头上,因为他早就想处理地主们,只是赵骏给了他密令,让他放任事态的发展,这才酿成现在的情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