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二章 大宋发展与国债 (第3/3页)
更好。
数据显示,今年也不过才统计了一到十月份的大部分数据,但国内生产总值就已经超过了去年,达到了33亿贯,增长达到了9%,全年增长突破12%应该没什么问题。
当然。
现在生产总值每年暴增是靠着从几年前就大幅度推广红薯、土豆、玉米等高产农作物,再加上大幅度降低农税,大量开垦新的土地所值,这让百姓生产的积极性提高了很多。
而且这样的增长速度估计还会持续好几年,可这毕竟是农业生产力在爆发。如果工业没有提上来,还是无法改变农业看天吃饭的本质。
所以目前赵骏的意思很简单,趁着农业势头猛,先用农业补贴工业,把工业生产力提上来再说。
而除了生产总值以外,其它数据也变化很大。
军事上大幅度裁员,大宋如今只保持了六十多万的常备军,从今年开始也在慢慢训练新的火器队伍,按照赵骏的话,明年开始要将六十多万常备军替换成一半是冷兵器,一半是火器。
三年之内,全军都要以热武器为主,冷兵器虽然还保留,但也仅仅只是腰间配上一把环首直刀就足以,以此让整个大宋的军队战斗力更上一层楼。
经济上工商部汇报,注册的公司越来越多,光汴梁几个工商局注册了三万多家,而注册店铺的也是比比皆是,在庆历二年较为宽松的商业政策下,商业繁荣程度与日俱增。
其它教育、文化、科技也有所提升,像科技那边,化学院和物理学院每天都有新的突破,特别是化学院,朝廷的玻璃厂优先供应给他们设备,有了设备之后,各种元素的提取也方便许多。
综合种种,目前大宋的整体形势虽然提升得不多,谈不上第一次工业革命水准,但也已经迈开了坚实的步子,预计下一个十年,将正式迈入工业化。
“各项数据增长都很喜人啊。”
赵祯听完报告,非常高兴,今年这一年的增长比去年多了太多,而明年又会增加,年年暴涨,年年提升,大宋的未来指日可待矣。
“看现在这个数据确实提升不菲,我有一个想法。”
赵骏摸着下巴说道。
“什么想法?”
“我觉得可以发行国债了。”
“现在就开始发行吗?”
“嗯,为了明年做准备,不过为了稳妥起见,还是不对普通百姓发国债,只给大地主们发。”
“大地主们?”
众人一头雾水,现在全国的大地主都在抵制摊丁入亩呢,人家会愿意?
“这也是给他们一条新活路嘛。”
赵骏笑道:“他们不愿意接受高额税收,不愿意卖地投资工业,可以投资国债啊,稳定给他们利息,虽然利息不高,可胜在安稳,也能弥补一部分税收的亏空。”
“唔。”
众人顿时就明白了。
这是打一棍子给个枣,而且还能让国库更有钱,属于双赢的办法。
“除此之外,得想办法让商业更加活跃。”
赵骏想了想道:“这样,取消交子务存款保管费,从明年开始,存钱就不用再给银行钱了。”
“那银行怎么盈利?靠后世那样放贷?可大宋目前国家还没有房贷的打算,这不管是从监管还是从操作上都比较有困难吧。”
赵祯提出异议。
赵骏笑道:“不是有国债吗?由交子务承办吧。买的国债有部分作为交子务运营经费,等在交子务存钱的越来越多,将来也国家也该放贷了。比如农业贷款、商业贷款,这样也能压下民间高额的利息。”
国家放贷是必须要做的事情,王安石变法的本质就是国家放贷。
这样由于国家的利息低,百姓自然愿意找朝廷贷款,不再像以前那样被地主富户以极高的利率剥削。
所以不管是国债还是放贷虽然都有一定问题,如监管、贪腐、烂账之类,但这些于整个国家的金融体系良好运作相比,利是远远大于弊的。
不然后世全世界的国家银行也不至于都有放贷业务,这必然是一个进步的过程。
“嗯。”
赵祯见赵骏态度坚决,便也没反对道:“好,那就听大孙的,反正王安石变法也是这样,现在吏治搞好了,应该也不会出他那样的岔子。”
“那好,明年将又正式继续扩大发展规模,我务必要让大家在明年年底,或者后年的时候,见到火车的运行!”
赵骏打下了包票,亦是让在场诸多宰相们动容。
他们。
真的想死前看一看这从未见过的盛世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