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四十七章 五大贸易成型,庆历新政开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二百四十七章 五大贸易成型,庆历新政开始 (第2/3页)

人荒淫无道,却不是傻子,立即遣使来贺。

    高丽这边先是观望了一下局势,等到十月份辽宋和谈的消息传到了高丽,高丽国主王亨遣尚书左丞金元冲于康定元年十二月出使大宋前来上表。

    其实王亨虽然向辽国上表称臣,但很有意思的是,作为东亚文化圈一员,高丽人其实看不起野蛮的辽人,所以高丽一边向辽人上供,一边修千里长城抵御,既虽然打不过你,但就是看不起你的态度。

    现在高丽国心中真正的宗主国获得了大胜,他们自然非常高兴,于是过来希望能够得到前任爸爸的宠爱。

    使者金元冲于十二月初出发,中间由于海上事故不得不回去,到十二月底重新备上了给宋国的礼物再次出发,一直到一月下旬才算是平安到达了汴梁。

    赵祯接见了金元冲,勉力了一番。

    接着赵骏代表政制院与金元冲举行了会谈,会上宋国答应了与高丽结盟的请求,双方签订了《宋高防御条约》,约定如果辽人毫无理由入侵高丽,大宋将出兵保护高丽的安全。

    同时赵骏希望大宋在耽罗(济州岛)驻兵,以保护宋、高贸易不受到辽国水军的破坏。

    虽然辽国有水军,但跟大宋的水军比起来形同虚设,可如果宋国长期在耽罗驻兵的话,那有可能在辽国入侵之时,宋国的军队可以坐船北上支援。

    因此听到这个要求,金元冲那是喜不自胜,当场答应。

    便在这样的情况下,高丽认祖归宗,重新投入旧爸爸的怀抱,虽然王亨也不敢撕毁与辽国的宗藩关系,但至少宋高之间的贸易通畅了许多。

    日本那边倒是一如既往地装死。

    毕竟他们都只给辽国上贡过两次,还是辽国多次派人去催促,他们才不情不愿地上贡,那自然也懒得搭理宋朝。

    眼下的大宋终究已经不是以前让他们向往的大唐。

    但宋国的强大毋庸置疑,何况宋彩几年前就在日本经营关系,去年又听从了赵骏的意见,前往日本之后,把石见银矿的一部分股权交给了日本皇室,在日本得到了一定影响力。

    在宋彩等以及拥有部分石见银矿股份的利益权贵们的引荐和劝说下,大宋于去年十一月遣使去了日本,得到了日本后朱雀天皇的接待。

    有内应就好办事了许多,后朱雀天皇虽然并没有同意让宋日关系像唐日关系那样变成附属宗藩,双方也没有签订什么条约,但却允许大宋在日本对马岛建立据点,允许石见国建立通商口岸,开放经营港口。

    如此一来宋、高、日三国贸易基本上就已经得到了落实。

    庆历元年一月,大宋在杭州、通州、明州等地市舶司鼓励大宋商人前往高丽、日本经商。

    希望商人们将大宋的文化、手工艺制造品卖去日本和高丽,让他们享受一下久违的,已经很久没有感受到的儒家文化的熏陶。

    这种情况下,赵骏就已经真正实现了最初他的构想。

    既五大贸易路线。

    第一条,广州中亚海上丝绸之路贸易。

    第二条,江浙宋、日、高三国自贸区贸易。

    第三条,四川与大理的茶马古道贸易。

    第四条,陕西河湟走廊以及西夏河西走廊丝绸之路贸易。

    最后再加上一条与辽国的北方自由贸易。

    周边国家,包括中亚地区都成为了贸易往来国,大宋的生意一路快做到欧洲去。

    二月三日,在做足了充分的准备之后,赵骏于崇政殿,展开了新政发布之前,最后的一次会议。

    赵祯高坐主位上,赵骏坐在他旁边,环顾四周,看着下面诸多执宰,笑着说道:“诸位,随着和西夏、辽国签订贸易协定,今年年初又与日本、高丽达成了贸易关系,我的构思已经完成了!”

    他高兴说道:“现在唯一还没有实现的,就是把越南、蒲甘、吴哥培养成粮食和棉花产地,让他们的人给我们种粮食和棉花。”

    “大宋与蒲甘、吴哥并不接壤,我们与他们之间也并无往来,至于越国”

    吕夷简摇摇头道:“与我们关系并不和睦。”

    “没事,那也是以后的事情,不和睦将来打得他们和睦。要不是东南亚那边气候炎热,瘴疠丛生,历史上宋神宗打的熙宁之战,虽然打赢了,可因为疫病导致伤亡逾半数,难以把越国灭亡,我还真不一定放过越南。”

    赵骏说道:“目前我们的目标就是先强大国内,商贸起来之后,民间富足,便慢慢摒弃农业税,保持商税收入就足以。至于越南那边,以后坚船利炮,几炮下去他们就得乖乖给我们当原材料生产国。”

    “嗯,说说新政吧。”

    王曾转移话题道:“如今确定新政以考成法为主,整顿吏治,然后呢?”

    “然后就是经济、农业改革并驾齐驱了。”

    赵骏解释道:“经济好了以后,通过外贸反哺国内,日本白银流入,其它国家的金银铜也会大量流入大宋,缺钱荒能够解决,全国各地的交子铺开起来,彻底解决大宗商品贸易困难的问题,经济繁荣,就能大量取消农业税,以商业税弥补国库。”

    这也是南宋走的道路,别看南宋偏安一隅,但南宋时期与日本的关系大有增长,贸易往来也非常频繁,加上广州与中亚,西南茶马古道,仅仅依靠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