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三章 商人与资本家的区别 (第2/3页)
众人纷纷坐下。
接着李府的奴仆上了茶叶,都是上等的好茶,茶香一下子飘满了整个屋子。
这屋里本来就有香炭,用炭盆、火炉一类,把室内温度保持在一定程度,还有香炉升出袅袅青烟,茶气一冲,茶香混杂着香料味道,让屋中气味更加浸入心脾。
奴仆上了茶后,就倒退着出去,把门关上,免得屋外的冷风吹进来。
直到这个时候,李谘才环顾四周,开口说道:“诸位,今日邀请你们来的目的,想必大家都已经知道。”
他继续说道:“朝廷榷卖弊端颇多,各茶、盐、米、油、铁等卖场官吏要么人浮于事、尸位素餐,要么上下其手,贪腐成性。以至于出来的商品品质低劣,百姓根本不愿意购买,因而朝廷榷卖改革,势在必行。”
李谘说着端起手中的茶杯,眯起眼睛扫视在场,一边佯装喝茶,一边实际上在看众人反应。
不出他所料的是,在场诸多商人都露出喜色。
这些生活必需品销售毕竟是有门槛,茶有茶引、盐有盐钞,虽然开中法目前尚未把盐纳入其中,需要到庆历八年,兵部员外郎范祥变通盐法,把盐也纳入入中,才开始盐钞政策。
但当时食盐属于绝对的官家榷卖,私人不允许有盐,只能做官府的下级经销商,官府给什么盐,他们就只能卖什么盐。
这样做不仅大部分利润归于官府,同时也很难保证质量,必须后期加工才行。
私盐质量能保证,但官府会抓。
所以只要涉及到榷卖,他们这些没有大官员做后台的普通大商人,面对那些本来就在其中上下其手的高官,根本不是对手。
如果朝廷能够开放榷卖,让他们可以没门槛拿到茶和盐,那么经商情况一定会好许多。
因而听到朝廷放开榷卖,大家自然很高兴。
见众人反应,李谘心里就有了底气,看了眼赵骏,见对方点点头,便说道:“诸位都是汴梁有名的大商人,今日想来听听诸位的想法,以为如何?”
田昌连忙说道:“这自然是件好事,官家和朝廷诸位相公英明,又有知院与李相变法改制,自是能惠及天下商人与百姓。”
“不错,若是取消了榷卖,大家便都能用心制出好茶、好盐,不像从前那般,市面上质量良莠不齐,反而伤损了百姓,李相此举,实在是利国利民。”
“在官家以及知院带领下,改制之后,市面上的商品肯定也能变得更好,价格也更低廉,这对于国家和百姓来说,确实是妙事呀。”
众人张口官家知院,闭嘴百姓国家,纷纷奉献上了马屁。在榷卖制度下,他们虽然能喝口汤,但也就只能喝口汤而已。
大头其实不是国家赚了,而是掌管榷卖的那些官吏赚了。
本身国营专卖的情况下,他们就没有改进技术,增加商品品质的动力,因为百姓不管怎么样,都必须要从他们手里买,何必浪费那么多精力?
所以就导致这些掌管榷卖的官吏人浮于事,甚至还私底下把官营的产品卖给商人,又或者自己偷出来贩卖。
另外就是很多官员背后都有家族商业势力,比如那位龙图阁待制马季良,还有给事中胡则,殿中侍御史王沿候等等..
如果说官员经商的名单的话,估摸着说三天三夜都说不完。
因为不止是中央官员,还有地方官员也经商。
甚至宰相吕夷简、王曾、王随、蔡齐、宋绶、盛度,乃至于晏殊都广盖私宅,出租谋取暴利,被蔡襄弹劾。
也难怪苏洵在《嘉祐集》中对此感慨颇深,“吏之商,既幸而不罚,又从而不征,资之以县官公籴之法,负之以县官之徒,载之以县官之舟,关防不讥,津梁不呵,然则为吏而商,诚可乐也。”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宋朝贪污确实比较少,因为人家不仅工资高,而且完全不需要靠贪污发家致富,自己利用手中的权力,自己赚钱。
相当于后世西方某政客掌管着批项目的权力,然后项目都给自己家人做了一个样。
这就造成宋朝商业确实繁荣,可像明朝盐商那种身家几千万甚至上亿两白银的顶尖商贾却完全没有。私人商贾完全被这些官方商贾给压制,就不可能有资本主义出现,连萌芽都算不上。
“好了。”
听到众人的吹捧,赵骏终于缓慢地说了一句。
见他说话,大家连忙闭上嘴巴,连茶水都不敢喝,眼巴巴地看着赵骏。
这些身家百万贯的大商人在普通百姓面前人五人六,可在真正的掌权者面前,其实啥也不是。
随便一位大官就可以让他们倾家荡产,甚至家破人亡都轻而易举。
所以每个人都小心翼翼地对待。
就见赵骏环顾四周,沉声说道:“官家榷卖制度确实该换一换了,好处朝廷没得到多少,都被那些当官的拿走,三司的问题多多,皇城司也该调查调查这些人,该抓的抓,该抄家的抄家,杀一批人,决不能姑息。”
他这话中带着一股杀气,众人脖子不由得缩了缩,吓得一动不动。
要知道这些天皇城司砍了不知道多少人,前段时间每天轮番带人去东城郊外砍头,那草地都染成了红色,他们虽然知道赵骏是讲理的人,但生怕惹恼了对方被抄家灭族。
就见赵骏说完之后,又看着众人继续说道:“不过完全放开榷卖也不行,朝廷鼓励市场竞争,也鼓励大家钻研技术,提高商品品质,带给百姓更好的产品。但茶、盐、油、粮等物品是生活必需品,乃是国之命脉,不能完全交予商人处置。”
“这是为什么呢?”
旁边李谘知道下面那些商人不敢搭茬,就很配合地问了一句。
“因为商人重利!”
赵骏扭头说道:“若有十分之一的利润,商人便足以运作;若有五分之一的利润,商人就活跃起来;有二分之一的利润,商人就铤而走险;为了一倍利润,商人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