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朕的一个忠告和一个建议(求订阅) (第2/3页)
卿一个意见,这几年朕教了你们不少本事,希望你们能将这些本事用到正道上来,不要荒废时日,而要只争朝夕。”
刘贺的话讲完了,停顿片刻之后,郎官们干脆利落地应了下来。
“龚卿,朕和大将军商议过了,即日起昌邑郎按照原来定下的员额,可以将人数扩充到三百。”
“当真?”龚遂有些惊讶地问道。
如今,连带上柳相和简寇,昌邑郎也只有三十人,用起来捉襟见肘,经常需要两班倒,郎卫们已经有些疲于应付了,需要更多的人来轮换。
刘贺点了点头。
“那是要从羽林郎或者期门郎中征召昌邑人,还是从长安城里征召昌邑人?”
刘贺想了想,摆了摆手,说道:“这两种手段都不行,龚卿亲自跑一趟,去和张安世说,让他下令直接从昌邑国征召一批人来,朕信不过长安里挑出来的人。”
刘贺已经贵为天子了,但是仍然担心有人往昌邑郎中掺沙子,所以是一定要小心的。
“诺。”
一切事情安排妥当,禹无忧等年轻人先行告退,就各自去履责了,但是刘贺没有离开,他带着龚遂和王式这两个老骨头,在门下寺里闲逛了起来。
边走边看,就来到了一处避静的小院当中。这个院子不大,中间有一个合抱粗的柿子树。
此时,树叶正在潇潇地落下,梢头虽然挂着一个个小红灯笼似的柿子,但是仍然有些落寞。
刘贺抬头看那树和树上的柿子,不禁感叹时间易逝去。
“龚卿王卿,以你等的见解,是《诗经》中的诗更好,还是乐府里采来的诗更好?”
两位老臣一愣,未曾想天子来到这避静的地方,先会谈到诗。
王式倒是先回过神来,他想起在薪房当中找出来的那些竹简,于是说道:“乐府的诗下里巴人,是乡野百姓所唱的居多,所以自然是孔夫子删定的《诗经》更胜一筹。”
“老臣同意王公的见解。”
《诗经》中有风雅颂,其中的国风也来自民间。
“那王傅觉得风雅颂当中,又谁更胜一筹?”
“自然是颂最浩大威严。”
刘贺没有立刻答话,颂是朝堂宗庙祭祀和典礼中所用的音乐,在此时的大汉自然是最为尊贵的。
但是王式和龚遂恐怕想不到,在千百年之后,国风反而更受人推崇,乐府诗亦然。
究其原因,是因为百姓更喜欢——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