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709 千人相送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709 千人相送 (第3/3页)

二现在是全乡的恩人,你不然她进祖坟,就是和全乡的恩人过不去。

    轻易逼得两个老顽固不得不妥协。

    要不然,将来他们这两房子嗣,在本地可就难过了。

    宫长庆其实和楚向前一样,都在顾忌自己常年没在宫家老宅。

    万一逼急了当地人一些人,心怀怨恨下,会破坏宫宝森和宫二的墓地。

    真有人这么做,确实是和楚向前、宫长庆结死仇。

    但就算报了仇,也已经打搅了宫宝森和宫二。

    所以楚向前一开始就没想过硬来。

    但反过来想,楚向前这个当半个徒弟的,都会顾忌重重。

    没道理,那两个老顽固就毫无畏惧。

    而且这两人之前不答应,也是顾忌坏了风水,害了自己的子嗣。

    现在全乡的视线,都因为楚向前而汇聚在宫家所在的村子。

    那两个老头再不答应的话,那是必然让两家没法在当地立足。

    两权相害取其轻的道理,十几岁的孩子都懂,更别说两个七八十的老人了。

    最后就连他们的子孙都开始劝,两个老头儿只是挣扎了两天就放弃了。

    有了宫家的人配合,一切也算是井然有序的操办下去。

    楚向前又不缺钱,更不缺物资,之前半个月里,也早就从港岛调集了物资过来。

    顺便把新手村仓库里不少东西,掺和在里面,跟着火车一起运了过来。

    至于3千吨的大米,也早就随着之前答应镊老爷子的2万吨大米和其他肉类、水果,一起抵达了津门港口。

    既然不缺白事使用的物资,那宫家和来访的客人,自然也不会在吃的、用的上面抱怨。

    所以丧事很顺利,不知不觉头七就过了。

    出殡这天,来参加送葬的人,多到楚向前都感觉咋舌。

    当年宫宝森离世,被送回祖坟时,送行队伍也算豪华。

    可也顶多才百来号人。

    但这次居然有小一千人,在出殡队伍两旁,默默注视着宫二的棺椁。

    要不是交通不便,楚向前相信来的人会更多。

    毕竟水渠工程,一些地方已经开工了。

    甚至还调派了,当年参加奉天水渠工程的两个团的子弟兵参与。

    这效率,那真不是开玩笑,听说这两个团,仅仅用了5天,就把所有需要修整的现有水利设施,给梳理和修整了一遍。

    接下来就是开挖水渠。

    按照部队里技术员的估算,根本不需要2个月,有30天就足够了。

    大兵团时期,一个团人数最高可达四五千人。

    现在嘛,标准人数是三千人。

    所以这六千人,加上本来打算召集4千农民同志,最后却有七八千人自愿参加。

    好在楚向前提供了足足3千吨的大米,再多一倍人,也能吃五六个月。

    既然水渠工程已经开工,整个乡的人,心里确实得感谢宫二。

    所以,来送她最后一程,就成了必然。

    那情形,不仅宫家偏房激动不已,感觉有面子。

    师傅、师娘、一线天、老姜和曾先生,也是眼睛红红的。

    随后就在心里感谢着楚向前。

    一个人死后,能有这么多人相送,确实是对死者最大的荣耀。

    宫二也顺利的葬在了宫家祖坟,而且还在宫宝森和他妻子的墓地下首。

    楚向前到了此时此刻,眼看着棺椁下葬,这才心里发酸,感觉到宫二是真的离世了。

    之前他其实不怎么伤心。

    在他潜意识里,还没意识到自己的生活里,再也不会有宫二这个人出现。

    说简单点,有不少人,至亲离世后,一开始虽然也流眼泪,也伤心,但这种伤心很可能是潜意识告诉自己,应该哭、应该伤心。

    只有等到葬礼结束,午夜梦里,梦到亲人之后,才会悲从心底来。

    才能体会到,失去至亲那种心悸和怀念。

    不知不觉就哭的犹如泪人。

    又或者,平日里忽然想起至亲,眼泪就抑制不住的流了下来。

    楚向前的情况就和这差不多。

    此时他才回忆起,当年陪着师傅、师娘初去港岛,见到宫二时的点点滴滴。

    眼泪忍不住的就流了下来。

    (本章完)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