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儒家 (第2/3页)
自内心,与圣人产生共鸣,才可踏入此境,抵达此境,体内的儒家正气将会聚而不散,妖魔不可侵,言语之中会带着一些力量,使人产生共鸣。”
“第二境,知行境,既明悟圣人之道,便要去践行,而非纸上谈兵,践行的过程当中,产生更多的理解,明悟更多的知识,抵达此境,儒家正气雄厚,整个人的精神会变得异常强大,所谓精神,就是你们修士所讲的元神。”
“第三境,君子境,明悟圣人知道,践行圣人之路,两者合一,便为君子,所有的儒家正气,会凝聚成一柄君子剑气,这道剑气,可斩邪祟,可诛妖魔,天生便对阴邪之物,有强大的压制之力。”
“第四境,正儒境,儒者仁义,心有大义,为天地认可,是读书人之佼佼者,抵达这个境界,言语将会拥有力量,产生部分异象,儒家正气可千变万化。”
“第五境,大儒境,这个境界非常恐怖,可直接改变一方天地之异象,黑夜白昼只在一念之间,言出法随,儒家正气,更是可演化雷霆闪电,可比肩修士之中的元婴境,但对于邪祟妖魔来说,威力等同于合体境。”
“第六境,圣人境,这个境界细分三步,半圣,圣人,大成至圣,半圣者上达天听,圣人凝聚天地文气,镇压一方世界,而大成至圣,与道合一,圣人既是道,道既是圣人。”
周文渊一口气将真正核心的六大境界说出,让宋知书更加清晰与明白。
“敢问如今坐化的圣人是何境界?”
宋知书继续询问,对这个感到好奇,后者则直接出声回答:“圣人境。”
这话一说,让宋知书有些惊讶了,未曾想到能引起如此大乱的圣人,还不是大成圣人,而感受到宋知书眼中的震撼,周文渊不由显得有些无奈道:“大成圣人,古今往来只有一位,那便是人族礼圣,开创儒道之路,教化万民,设君子六艺,后世再也没有出过大成圣人了。”
对方出声,这让宋知书更加惊讶,这个世界的历史岁月可不短,却没想到只出了一位大成圣人,这还真是有些稀少啊,不过仔细又想想,这倒也是,若是圣人有那么好出的话,儒家的地位也不可能这么高啊。
“学生受教了。”
宋知书起身作礼,后者笑着开口:“解惑乃是老夫本职而已,不过还没有回答完。”
“儒家如何提升境界,这个其实很难回答,主要依靠的是思想,对一件事物的理解,对圣人经文的理解,对文章的理解,对自然与万物的理解,悟道了,自然也就突破了。”
“所以无法去解释,一定要你自己有所感悟,这样才有作用,就好比小友所写的经文一般,唯有悟道了,你才能突破。”
“否则,圣人经文,儒家读书人几乎人人一本,但有几个看了就能成圣的?”
周文渊特意解释儒家晋升,这个回答没有出乎意料,宋知书之前就有些猜想,毕竟大学这篇经文,他默写了十五年,为何没有任何长进?说到底还是没有‘悟’。
儒家,讲究的便是思想与悟,这也是儒家为何难以修行的原因,全程都需要悟,不像修仙,最起码练气,筑基,结丹,金丹,元婴,这些境界根本不需要去悟。
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