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2章 变革之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42章 变革之始 (第2/3页)

洋之位,任左丞相。朝野震动,议论纷纷。

    清流继杨宪之后,再次遭受重大打击。无数言官上书直陈利害,言道以胡惟庸为相,淮西勋贵军政皆掌其手,恐再难压制。如今天下初定,正是刀枪入库、马放南山之时,实不宜过多仰赖淮西勋贵。

    便连诚意伯刘伯温,亦隐晦的劝诫朱元璋,说胡惟庸“小犊耳,将偾辕而破犁。”

    意思就是说,这是只心高气傲的小牛犊。让他耕地,恐怕犁都要被他弄坏。

    在这一片朝野大哗中,老朱却始终不置一词。所有劝他三思、缓立丞相的奏章,全数被留中不发。

    他朱元璋,不知道淮西勋贵势大,胡惟庸是“小犊”吗?

    他可太知道了。之前或许他还要犹豫犹豫,汪广洋离任之后,任谁为相。

    但既然已经定了废相的方针,那自然要选胡惟庸了。凭胡惟庸的性子,做了丞相,必定欣喜若狂。

    将他捧得越高,他才会越发无状。日后,才好借着清理胡惟庸的势头,一并废除宰相制。

    而且,在这一片乱糟糟的讨论胡惟庸的声音中,几乎没有人注意,皇帝还下了另一道圣旨:

    “于谨身殿后角门处,设立临时机构曰内阁。桌六部及各衙门,选其谨密者入内阁当值,以备皇帝征询。且凡辽东军报,自今日后不必呈送中书省,直入内阁呈送皇帝。”

    “授入内阁者内阁行走之衔,无品无职,吏部不必掌问。由皇帝亲设!”

    看上去,这只是一个因为辽东战事,而临时设立的咨询组织罢了。北征新败,辽东又哪有什么战事?无非就是皇帝之前的那次心血来潮,整出来的剿灭建州女真的行动罢了。

    不过是一個小小建州女真,又哪有朝中这诸多的大事重要?皇帝在意,便让他自己摆弄去吧……

    于是,内阁便在这一次换相风波的掩护下,就这么低调的设立了。

    谁也不知道,这个内阁在日后,会变成怎么样的庞然大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