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0章 均役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30章 均役 (第2/3页)

在南方,也同样有类似的规定,如苏州府太仓“见丁授田一十六亩”。实际上,这也改变了元朝后期土地过分集中的情况,使土地所有制被广大的自耕农的分散经营所代替。

    这些举措,大大的恢复了神州大地因战乱而日间荒废的局面,为明庭增加了数之不尽的耕地。使得“山野之中,渐有人烟。”与历史中其他朝代开国时比较,已经是做的极好的了。

    但是现在的老朱,又哪里会满足于此?气候将越来越冷,小冰河会持续近三百年。他的子民会在未来揭竿而起。他的子孙未来如他微末时那样低着头,向着大臣们化缘,却只得到了近乎羞辱的十二万!

    这让老朱如何不急?时不我待啊!

    可是无论他再急,也想不到其他能让这片大地,长出更多粮食的法子。

    至于限制土地兼并……现在的大明方经元末战乱,地多人少。

    别说土地兼并了,荒地还有那么多,何必去抢苦哈哈农民的地。

    谁愿意废那劲儿?

    这让老朱颇有“拔剑四顾心茫然”的感觉:土地兼并压根还没出现,让他上哪儿打击去?

    劳心劳力数日,只勉强拟出了些不痛不痒的条陈。再加上平日里奏章依旧不断,他又不愿积压,唯恐错漏了某些家国大事。

    因此只能白日里协商条陈,夜里则熬夜批改折子,多操劳些了。

    正巧今日是望日大朝,正好将那些新拟的条陈公之于众,好传诸后世。

    虽然想来,只有隔靴搔痒之效,但做了总比不做好,也算聊胜于无了。

    见阶下诸臣皆无要事禀奏,朱元璋先是揉了揉眉心,提振了一下精神,而后说道:

    “诸臣工既无事禀奏,咱这里倒有一要事,要交由诸位好好议一议。”

    “建国初时,咱遵循各前朝旧例,曾确立国朝官员、勋贵等,优免其役。”

    “咱这些日子想了想,觉得不妥。”

    “一地之役,悉有数焉。官宦簪缨之家免去了役粮,则其势必摊派到平民百姓的头上。”

    “若是为官者日后滥用国朝惠政,大肆收受乡民投献,乡民眼光短浅不知其害,只为了免除眼前赋役,便将土地投献大户。”

    “那那些未曾投献的实诚百姓,岂不是凭空增加了徭役?”

    这话一出,阶下百官之中,有些人神情便不自然了起来。

    这些人,多出自江南之地。江南本就多大族,荒地也比北方少一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