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540章:终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wap.xbiqugu.net
    第540章:终章 (第1/3页)

    腊月初三。

    临近年底,也是经过了一个月的犹豫,孙若微终究还是决定将自己的儿子下葬。

    自太宗皇帝北迁之后,大明的皇陵就定在了顺天府,也就是后世的明十三陵。

    如今,这明十三陵已经有了第四位皇帝的进驻,是自长陵、献陵、景陵之后的第四个陵寝,名为裕陵。

    在大明,几乎所有的皇帝都是自登基的那一年就开始修建自己的陵寝,修建时间的长短不一,有长的也有短的。

    像太宗皇帝的明长陵,虽然是明十三陵中修建最早的,但光是地宫的修建就耗费了四年的时间,地面上的建筑更是到了宣德二年才勉强完工。

    时间短的比如洪熙皇帝的献陵,登基一年就驾崩,留给他修建陵寝的时间着实是不多,于洪熙元年七月兴工,次年三月便完成了。

    朱祁镇的裕陵或许是截至目前为止唯一一个特殊的,因为裕陵不是自朱祁镇登基的那一年开始修建的,而是一直到了正统十二年才开始修建的。

    朱祁镇登基之初,是吴王一脉掌控天下的时候,那时候别说是尚在襁褓之中的他了,就连他母亲孙若微都是没有胆子开口的。

    后来,吴王一脉撤出顺天,皇帝一脉重新掌权,但却也没有开始兴建正统皇帝的陵寝,因为那个时候孙若微正忙着肃清朝纲,将吴王一脉的人都清理出去。

    再后来,为了安稳民心,孙若微一直都在试图以所谓的吏治清明来稳定天下,这也导致了一直到正统十二年才开始修建在位皇帝的陵寝。

    四年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了,但是陵寝这个东西,只要你想,那就有无数的东西可以修,甚至可以修建成秦皇陵那样的。

    当然了,随着正统皇帝的驾崩且没有后裔,裕陵的修建工作也开始仓促结尾,甚至工匠们都开始自发的赶工期。

    一朝天子一朝臣,若是父死子继的话也就罢了,但眼下谁都知道大明的下一任皇帝将不再是当年太子一脉的人,谁又会在这个节骨眼儿上给朱瞻壑上眼药呢?

    ……

    裕陵。

    今日是送皇帝入陵的时间,朱瞻壑也来了,不过他并不是在送葬的队伍中,而是自己来的,而且也没有进去,只是在裕陵门口看着。

    朱祁镇的死,虽然并非是他主动,但正所谓父债子偿,既然是自家老爹下的命令,朱瞻壑也就自然而然地将这个锅给背了。

    毕竟,所有人都认为他朱瞻壑就是正统皇帝驾崩的幕后元凶。

    一个杀人凶手,在被杀之人送葬的时候还冠冕堂皇地过来,那多少有些不尊重人了。

    死都死了,朱瞻壑也没有那个心思在这个时候还侮辱人。

    除了这个原因之外,朱瞻壑不送朱祁镇入陵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朱祁镇没那个资格。

    所谓资格,其实每个人的标准都不一样,最起码对于朱瞻壑来说,这所谓的资格并不是辈分决定的。

    他的辈分是比朱祁镇高没错,但如果朱祁镇是一个出色的皇帝,无论是战功卓著还是爱民如子,朱瞻壑都愿意送朱祁镇入陵,甚至是亲自为他抬棺也无妨。

    但是,朱祁镇显然是不配的。

    别说他朱祁镇了,就算是其父宣德皇帝朱瞻基,朱瞻壑也不认为对方有那个资格让自己送其入陵。

    光是朱瞻基私下勾结瓦剌一事,就足够让朱瞻壑唾弃的了。

    相比之下,老爷子太宗皇帝自是不必说,无论是站在孙子的角度还是站在其他的角度,朱瞻壑都愿意送灵,洪熙皇帝也是如此。

    至于宣德皇帝和正统皇帝……

    朱瞻壑摇头一笑,转身离开。

    ……

    明长陵。

    作为大明在顺天皇陵的第一座陵寝,也作为太宗皇帝的陵寝,长陵的规模是目前最大的,也是最受人尊敬的。

    进陵门,过碑亭、祾恩门,进入祾恩殿,看着祾恩殿上十几年来从未断过的香火和那个灵位,朱瞻壑轻叹一声。

    从一旁的桌子上拿起香烛,在一旁的长明灯上点燃,恭恭敬敬地祭拜,然后缓缓地跪在灵位下的蒲团上,朱瞻壑庄重地磕了三个头。

    看着灵位,朱瞻壑似乎看到了老爷子的身影,然而……

    时间,是这个世界上最残忍的东西,它带来了一切,也会无情地带走一切。

    近二十年的时间,老爷子的面庞在朱瞻壑的记忆中已经变得模糊,只有靠着灵位后面的画像才能够想起一些,但是并不全面。

    画像,终究还是差了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xbiqugu.net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