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百八十三章 虽不利于吾,吾亦往也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四百八十三章 虽不利于吾,吾亦往也 (第2/3页)

一见,师兄有什么想问的,一问便知。”

    “好,就请那位徐军侯过来见我吧。”

    卢植似乎是对大汉朝的政军之事不再想沾染,听闻刘俭要找徐晃询问,随即起身告辞。

    王哀也是紧随其后,说是好久没有见到老师了,要跟老师多叙叙旧。

    身为王邑派来的使者,王哀的态度却极为随意,处理王邑派分派给他的这项任务,似乎也并不怎么上心,多少有些名不副实。

    而且从王哀的表现以及态度来看,这个人着实没有什么出彩的地方。

    不过,刘俭却多少觉得这个师弟有点大智若愚的感觉。

    很多人,不能只看表面。

    王哀和卢植走了之后,刘俭手下的侍卫将徐晃引到了他的面前。

    徐晃比较年轻,国字脸,一脸的威严神态,身躯挺拔,很是威风,那股成熟劲与他的年纪颇有些不符。

    浑身上下透着一股老成的劲,还一股正气凌然的模样,颇显正直。

    后世的史书上,对于徐晃归顺曹操之前的描述非常模糊,只知道他初为河东小吏,后来归顺到了杨奉的麾下。

    杨奉是白波贼,不过后来在李傕执掌大权的时候,杨奉曾归了李傕,有了名正言顺的官身,而身为河东郡吏的徐晃,想来也就是在那个时间段归于杨奉麾下。

    即使杨奉跟随李傕有了正规官身,但他毕竟是白波贼出身,河东郡本来就是高门云集之地,若是出身较高的豪士,想来还是不屑于与杨奉为伍的。

    所以徐晃的出身应该并不是很好,他虽然是河东的郡吏,但想要出位怕是极难,非得抓住一切机会不可。

    为了证实自己的推断,刘俭大概询问了一下徐晃的身世。

    身为上官,特别是当世名将,询问一下徐晃的出身并不算什么大事,徐晃也有义务向刘俭禀明自己的出身。

    但很显然,徐晃对于自己的出身有些惭愧,他只是大略的向刘俭做了一下介绍,并未详细阐述。

    虽然介绍的非常粗糙,但刘俭多少也听出了大概的名堂。

    果然,徐晃的出身不高,别说是豪右之门,甚至连寒门都算不上。

    属于家道中落,颇为寒酸的那种,只能靠着参军出位。

    徐晃很年轻又没有什么背景,但能够在参军之后被王邑赏识,提拔为曲军侯,足见其能力非常了得。

    毕竟,三河之地遍地豪富,能够不走后门而被一郡太守重视,非得有大能力不可。

    当然,这也跟王邑的出身有关系,河东太守王邑虽然是高门士族,但却是边郡士门,而且还是出身凉州边郡。

    似王邑这样地方出身的人,多少能够体会徐晃这种人才的艰难和不易,所以他愿意提拔徐晃这样的真人才。

    这次让徐晃代表自己来请刘俭的兵马,也足见其对徐晃的重视。

    “公明,且将白波军如今在河东的情况与我大概介绍一下。”

    “诺!”

    徐晃见自己报出了身世之后,刘俭并没有轻视于他,心中随即松了口气,与他便大致为刘俭讲述了一下河东目下的情况。

    河东原先的本地锐士驻军,基本都被董卓收编到朝廷的正规军去了,王邑到河东当太守之后,河东的军事力量几乎为零,所以王邑只能组织新军,用以应付乱世,并大胆起用河东本地的底层豪杰猛士,而徐晃就是其中之一。

    但就算是王邑非常努力的组织河东军,但和白波军相比,战力实在是相差太多,白波军在三河之地的影响很大,历史上的白波军能够与西凉军争的有来有往,甚至将牛辅打成败绩,足见白波军在三河之地的势力与影响力。

    但往常的白波军在河东之地打劫,也不过是为了补充军需,但是这一次,他们却在河东攻略县城,占领城池,转移根据地,且不断集合兵力,大有将河东地区一举囊括到其麾下之势。

    而根据白波军打出的“陈留王当立”的口号来看,白波军的最终目地,则是要攻入关中,与朝中的主力作对。

    而且响应白波军的另外两大黄巾军团,一个是黑山的张燕,一个是弘农的张白骑。

    根据王邑的判断,这三支黄巾同时起事,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