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692章(二合一)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692章(二合一) (第2/3页)

市后,迅速推高了香港整体的资产价格水平。所以另一个时空中就算末代港督彭定康不断搞风搞雨,回归前整个香港政治气候乌云密布,也没能像八十年代那样引发香港经济的动荡。

    现在,香港最后一任总督在李轩的积极干预下,从鹰派的彭定康换成了鸽派的麦若彬。外交官出身的麦若彬可不像彭定康那样野心勃勃,想通过香港这个平台给自己积累重返伦敦的政治资本,他最大的想法就是实现香港政权的平稳过渡。

    而远在伦敦的英国首相约翰·梅杰,虽然他带领保守党艰难的赢得了92年英国大选,从而保住了执政地位。但包括他的好友、保守党主席彭定康在内,多位保守党要员或者内阁成员,没能在选举中保住议员席位,从而自动失去了入阁资格,这对梅杰来说可谓是一个不小的打击。

    而保守党内部关于对欧事务、是否与爱尔兰共-和军进行谈判等问题的巨大分歧,更是让梅杰的党魁地位摇摇欲坠,所以他根本无暇顾及遥远亚洲的香港事务。

    当然,为了让伦敦默许总督麦若彬推行的有利于香港发展和平稳过渡的一系列主张,李轩也是付出不少代价进行了利益交换的。

    比如东方控股在对手中持有的艾康公司股份进行了一系列转让之后,持股份额已经下降到只剩17.5%,是东方集团旗下所有上市公司中,唯一一家持股份额低于25%的企业。

    虽然东方控股依旧是艾康公司的第一大股东,但随着新董事的加入,以及管理层的更换,李轩对艾康公司的影响力已经大大下降。当然,艾康想要完全脱离于东方集团体系之外并不容易,毕竟它从一开始,包括研发、生产、营销等全流程各个环节,都与东方集团的其他企业深度融合。

    比如艾康的第一大业务——ABC系列个人电脑,无论是核心处理器还是操作系统,都需要靠东方集团的其他企业来提供。更何况艾康公司的全球营销体系,是依托东方商事公司的全球分销网络来实现的。

    但自从艾康公司上市后,无论是外部股东还是内部管理层,一直都存在一种声音,希望获得更大、更多的独立自主发展权限。所以艾康公司近几年开始逐步建立自己独立的研发和销售体系,试图减少东方集团对其的控制力。

    对于开始渐行渐远的艾康公司,李轩虽有些惋惜,但如果能用它换来对香港的控制力,其实还是很值得的!毕竟东方体系链内的电脑品牌并不只有艾康一家,无论是国内的连想、台-湾的宏基、还是本港的陆氏,李轩如果下决心扶持,未必不能取代艾康。

    艾康作为东方集团内最出名的企业之一,其与东方集团分道扬镳,也会让外界产生一种东方集团开始走下坡路的错误判断,反倒有利于李轩接下来进行韬光养晦。

    说回香港的楼市,麦若彬在九二年七月出任香港总督之后不久,立刻就提出了新界大开发计划,准备花十到十五年时间在新界西部和北部,新建一个能容纳200万人口的产业新城,使之成为全港仅次于港九核心区的经济副中心,通过两翼齐飞的格局来带动整个香港的发展。

    因为这是一份规模宏大的跨九七计划,所以麦若彬还宣布将从94年开始设立副总督,由香港回归后的行-政长官人选来履任这一特色职务。

    香港有史以来第一任,同时也是最后一任香港副总督董先生,已经在1994年7月1号正式履职。在接下来的三年任期中,推动新界大开发计划正式展开,正是这位董副总督最重要的工作之一。

    而自从麦若彬提出新界大开发计划之后,整个新界地区的房价就开始大涨。为了便于未来的新界新城前往位于离岛的新机场,新界开发计划中还包括建造一条连接屯门到大屿山的跨海大桥。

    受此重大利好消息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