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002章 打印机的问题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002章 打印机的问题 (第2/3页)

一听觉得是个机会,回香港后就把这事记在心上。小型计算机是巴统限制向中国出口的清单名录中的物品之一,虽然不比大型计算机那样卡得很死,但如果大陆直接从美国进口,申报审批的程序会非常繁琐。

    但如果这件事由香港公司出面进行操作,先从美国进口到香港,再由香港出口到大陆,就无需通过美国政府的审批,相比于山姆大叔,港英政府这边的政策就灵活许多,对于这些非核心的民用技术和产品,基本睁一眼闭一只眼,稍微打点一下就能拿到批文。

    霍俊铭觉得这件事有操作的空间,于是开始联络北京的科研所。北京这边要求他提供一些主流计算机的资料作参考。于是霍俊铭从美国dec、ibm、王安等几家主要计算机生产商要来大量产品资料,本着尽责服务的态度,他让公司员工先翻译成中文,再把中英文资料一起发往大陆的客户。

    这个时候问题就出来了,恒泰公司里的这些个业务员也有英文不错的,能够和外国佬流利对话,但翻译这些专业的技术资料就抓瞎了,看着一大堆术语和技术指标根本没法下手,只能临时招聘一个懂计算机的专业翻译。

    那时李轩刚好参加完高考,在机缘巧合之下应聘了这个职位。当时给他做面试的就是公司老板霍俊铭本人。李轩花了一个小时,简略翻译了一份美国dec电脑公司生产的,小型计算机pdp-11的上机操作手册。虽然只是大致翻译,但霍俊铭看后却十分满意,至少比他之前面试的几个大学生要靠谱得多,于是当场拍板录用了他。

    李轩上班后,除了翻译一系列的美国各个电脑公司产的各种型号的计算机之外,自己还根据自己的分析对各种产品对了一个比较分析。大陆研究所传真过来的各种技术问题,他也基本能自己解决,无需去去联系美国原厂的电脑公司。

    这样一来无疑节省了大量时间。可以说李轩不但很好的完成了资料翻,同时还兼任了答疑技术员的工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