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章:曹文诏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五章:曹文诏 (第2/3页)

锐利的目光从身后一众家丁的脸上一扫而过。

    整个骑阵一片寂静,所有的人都已经是恢复了镇定。

    马槊轻振,划破长空,带起了一阵清越的铮鸣之声,穿过了无数杂乱的声响传入了众人的耳畔。

    曹文诏双腿踢动马腹,座下披带着半身马铠的骏马微微晃了一晃头颅,随后迈开四蹄向着前方小步跑动而去。

    战马四蹄翻动,尘土飞扬,逆风迎面袭击而来,所有的家丁骑兵皆是同样伏鞍跃马,跟随在曹文诏的身后。

    分队、合拢、列阵几乎在转瞬之间便已经完成,这些东西他们早已经烂熟于心。

    随着马上骑士的策动缰绳,一匹又一匹战马埋下了头颅,一排接着一排齐步跟上,开始启动小步奔跑。

    上百名家丁骑兵,六人一排,共列十九排。

    前四排家丁,除去最前排家丁手持长枪之外,其余三排皆是左手握缰绳、右手持刀,刀背皆靠于右肩。

    而后一众家丁,皆是手持弓箭,阵线略微散乱。

    明朝边军发展至今,主要以软弓长箭、快马轻刀为主,持枪持矛的骑卒在军中只占了极少数。

    明朝边军使用的大多为开元弓,所谓的“软弓”,其实是相对于步兵用的重弓而言。

    战马奔驰之间射击,战马颠簸对瞄准、发力的影响尤为巨大,使用软弓可以保证即使在马背上受到影响也能将弓开满,以保证威力。

    长箭,顾名思义,即加长的箭矢,使用长箭可以有效避免开弓过满而导致拉距超过箭长。

    一旦出现箭拉过弓身的情况之时,便会有毁弓、伤手的危险。

    快马轻刀两者相互结合,明朝边军基本没有什么重装骑兵,就算是装备马铠也只是装备轻便的半甲,主要是以速度取胜。

    这并非是退步,而是因为需求的演变,毕竟一直以来明军的主要对手是根本没有多少甲胄的蒙古骑兵。

    轻便的刀在马上的确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可以依靠腕部力量进行灵活的单手挥舞,可以在马背上进行一些复杂的动作。

    骑兵交锋,胜负只在转瞬之间,谁能够更快的使用武器,谁的胜算就更大。

    虽说骑枪更长,也能够在骑战之中取得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