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二十三章 一石二鸟之计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百二十三章 一石二鸟之计 (第2/3页)



    目前对沈晨最好的局势就是既不能让曹操在官渡之战对袁绍进行致命打击,也不能让袁绍过得太舒服,最好是让他们依旧再在北方对峙几年,给沈晨足够的发育时间。

    想到这里,沈晨就放弃了激进想法,转而稳健。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

    就在这个时候,沈桃匆匆来报道:“将军,县令来了。”

    “让他进来。”

    沈晨跪坐在席上,凛然目视着前方门口。

    过了片刻,县令走进来,谄媚地向沈晨拱手道:“不知将军召见,是有何事?”

    沈晨起身向北方拱手说道:“我奉天子衣带诏勤王,奈何粮草不济,准备撤兵离开,叨扰县尊还请海涵,因而请县尊前来,是想赔罪。”

    县令心中大喜,脸上却说道:“些许小事,怎么能劳烦将军呢?”

    沈晨说道:“人不可无礼,既奉大义讨贼,岂能叨扰百姓?所以准备了些许财物,以安县尊之心。”

    说罢拍拍手,右侧厅堂内就有一名小厮端着盘子进来。

    进城安抚百姓的时候,沈晨也打听过了,这县令并不是什么好人,因出身于汝南召陵一个中小世家,与襄城县里豪强有旧,就联合在一起经常欺压良善,颇为贪财。

    这也是他们为什么要占据县衙的原因,否则的话,如果这县令是一个令县里百姓尊敬的贤良之人,这样做肯定会令人厌恶。

    县尊看到那个小厮是他县衙里的一个奴仆,掀开盘子,露出明灿灿的金子,顿时露出贪婪的神色,但嘴上却说道:“无功不受禄,将军好意我心领了。”

    沈晨笑道:“我没有别的意思,只是聊表对襄城百姓的歉意罢了,还请县尊宽恕我等无礼,不要拒绝。”

    “这......”

    县令一时迟疑。

    沈晨也没有给他拒绝的时间,说道:“我要撤兵离开襄城了,县尊就此别过。”

    说罢直接往厅堂外面走去。

    “咻!”

    等到他出去之后,尖锐的哨声响彻了整个县衙府邸。

    还在休息的士兵们几乎本能醒来,纷纷在各级军官的带领下,快步跑出县衙,在门口集合。

    此时在县衙里休息的只有数百士兵,沈晨出了县衙之后,就命令传令兵迅速召集在各城门驻守的兵马,短短十分钟内不到,就全军集合。

    “走!”

    一声令下,沈晨就往带着大军往东门方向去。

    三千士兵列队整齐,如一字长蛇,前后各举火把,踩在县城夯土结构的地面上,发出橐橐的响声。

    居住在县城里的百姓这一夜根本睡不着觉,他们的门窗紧闭,漆黑街道早已经空无一人,偶尔从瓮牖或者木窗当中往外去看,哪怕有安民榜,也都小心翼翼地观察着。

    很快士兵就从东门离开。

    过了约一个时辰,城外再次响起了脚步声,夏侯渊领着五千人马出现在了襄城外。

    沈晨猜的没错,许都那边确实不敢把所有兵力派出去,所以还有李典领着五千人保卫许都。

    为了防止恐慌和引起城内保皇派们的骚乱,荀彧下令封锁了消息,由夏侯渊配合曹洪来处理这件事情。

    很多人以为荀彧是保皇派,但实际上他是汉室的死忠不是天子的死忠。

    对于他来说,谁当皇帝跟他没关系,只要这天下是汉室就行。因此即便是衣带诏,他也必须忍住帮助曹操。

    因为他去过袁绍那里,知道袁绍什么德性。如果袁绍胜利了,那天下就不是汉室天下了。

    而曹操至少目前还需要汉室这杆旗帜,短时间内也看不出什么篡位之类的想法,荀彧天真地以为他顶多是个像霍光一样的权臣。

    所以一直到曹操称魏公暴露篡逆之心之前,他都一直在为曹操尽心尽力地做事。

    由于信息差异,导致荀彧无法判断沈晨的真实意图,但为了稳妥起见,他又必须把敌人挡在许都之外,因而夏侯渊就必须要出现在这里。

    从许都来查探的斥候下午就到了,看到城头“沈”字旗,大吃一惊,不敢耽搁时间,一边飞速回报,一边询问城外百姓进城人数。

    沈晨倒没有玩出城再进城的花样,但他觉得无所谓,兵法本来就是虚虚实实,就算让人知道进城的只有三千人,敌人也会认为这可能是先锋,后方还有部队,因此不在乎人数暴露给许都。

    等到傍晚的时候,许都那边就得知了最少三四千人马占据了襄城的消息。

    而荀彧也的确认为这可能是先锋,他按照以前的常理推断,认为敌人要到晚上才能到襄城,但提前出现,很有可能是急行军的先锋部队,主力还在后方。

    于是荀彧和夏侯渊李典等人商量过后,做了三个应对方式。

    一是让李典驻扎于许都外,防备敌人突袭。二是让夏侯渊急行过来,抢先包围襄城。三是派人迅速联络曹洪、刘岱、王忠、满宠、李通等人,让他们回援许都。

    这就是信息差导致的结果。

    夏侯渊于是从大概下午五点多钟出发,到襄城的时候已经是晚上十二点多钟,花了三个半时辰,七个多小时,急行五十公路,抵达了襄城。

    看上去好像只是平均每小时七公里,也不算快。

    可要知道,历史上夏侯渊最快的记录也就是“三日五百,六日一千”,平均每天时速七十公里,刨除掉睡觉吃饭,算十四个小时赶路时间,也就是平均每小时五公里。

    所以这个时候的夏侯渊已经是比历史上他最快的时候还要快,到襄城之时,部队多已经疲惫不堪,士兵们体力别说打仗,再走几步都得累瘫。

    在这种情况下,他就必须要考虑士兵能否再打仗的问题,于是距离城外约十里之处先让士兵们休息,再派人去打探情况。

    很快探马斥候回禀,城头上空无一人,也没有点火把,整个城内都非常安静,城门大开,毫无动静。

    夏侯渊听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