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十七章 迎接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四十七章 迎接 (第2/3页)

对露天矿产有利用,埋藏得稍微深一点要么找不到,要么即便发现有矿,也没有能力进行开采。

    好在距离黄门亭不远的复阳县就是产铁大县,这里后世为桐柏县,有一座山名叫桐柏山,在汉代名叫大复山。

    根据后世出土的资料显示,这里有一个巨大的露天铁矿脉。

    实际上不止在汉朝,后世桐柏山矿区也很多,存在着大量的中小型矿企,山脉下蕴含着巨量金、银、铅、锌、铜、铁等等矿产资源,是一个世界级的矿产资源。

    而在汉代由于开采技术有限,想把桐柏山矿区后世探明的数百吨金矿、数千吨银矿、上千万吨铁、铜、锌、铅、碱等矿产全都挖出来是不可能的事情。

    但即便是露出来的天然铁矿也已经非常多,后世在桐柏县挖出来的汉代冶铁遗址达十三处,没有挖掘出来的就更多,铁矿储备非常惊人。

    再加上南阳其它地方出产的矿产,上千年开采没有枯竭,就可以知道这片地方到底蕴藏了多少自然资源。

    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南阳这块地方真的是宝地。

    只是可惜处于中原交战区,常年的战乱没有一个安稳的环境,导致即便是自然资源如此丰富的情况下,也无法被人们利用起来。

    不过目前虽然南阳盆地空有那么好的资源无人利用,但黄门亭也依托着它渐渐发展起来,未来壮大之后,也许能够以此作为一块根据地,向周围辐射开去。

    十二月二十六日,邓洪带着新婚妻子和沈晨回到黄门亭。

    邓茂等人率领乡老们迎接。

    现在的黄门亭已经今非昔比,沃野之上农田一望无际,阡陌纵横交错,一片片农庄、村寨、池塘、桑林拔地而起。

    除了种田以外,还有传统的桑麻业、养殖业、畜牧业等等,俨然是一个巨大的庄园经济体系。

    东汉时期各大世家就是按照这样的庄园体系建立起他们在底层地方上的势力。

    如今邓氏建造起了世家一样的庄园,同时还有人在刘表属下为官吏,再加上邓氏后裔的底蕴,勉勉强强,也算是一个地方豪绅。

    沈晨他们是从襄阳坐船,顺着白河北上,到新野下船之后,再顺着沙河的方向往黄门亭而去。

    所以迎接团队则是在黄门亭西面的村口处。

    在邓茂等人的率领下,很多新加入的流民也被召集过来夹道欢迎他们,长达数公里的驿道上都是黄门亭民众,车队缓缓从西面驶来。

    之所以要这么隆重首先是得让新妇看到邓氏的实力和底蕴,不然夫家如果不强大,恐邓洪遭到新妇鄙弃。

    其次是安抚乡亭底层民众。

    新招募的流民多是从中原或者关中战乱中跑出来的无家可归之人。

    他们惧怕战争和饥饿,如果黄门亭没有显露出一定实力的话,这些人就很难有归属感,未来很有可能再次逃离。

    因此这个欢迎仪式就很有必要。

    蔡氏看到邓洪家拥有如此庞大的庄园,就不会轻视邓氏。

    底层民族看到邓氏居然有荆州牧下属的高官做靠山,同样也会安心许多。

    这属于一石二鸟的事情。

    不过让人奇怪的是,听说邓氏嫡系那位娶的是一位新妇,为什么身边还站着个孩童?

    莫非是二婚?

    黄门亭新来的许多流民一脸疑惑,私底下议论纷纷。

    “那位就是咱们黄门亭邓氏在荆州刘使君帐下为从事的邓郎君?长得确实仪表有容。”

    “就是新妇好像.......”

    “阿牛,不要乱说话。要不是邓氏,咱们就已经饿死了。”

    “咦?旁边怎么还有个小孩?”

    “会不会是邓郎君的孩子?”

    “不会吧,听说邓郎君才娶的妻,哪那么快生孩子。”

    众人纳闷不已。

    不知道那个孩子为什么能跟着邓洪一起回来。

    然而这些外来人口不知道,沈晨执掌黄门亭的事情,是被特意隐瞒了下来。

    一来他要求低调,为防止木秀于林,决不能被外人所知。

    二来也是为了维护宗族颜面,否则那些流民得知这个乡亭的掌控者是个孩子,也得怀疑他们的选择是否正确。

    因此外面来的流民,只知道黄门亭目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