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七百一十章:后方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七百一十章:后方 (第3/3页)

不存一。

    所以纵然这些人占据了军队的多数,但袁绍并不在乎,可能也没多少人在乎。

    真正让袁绍操心的只有武士和豪势两个群体。

    对于袁绍来说,武士群体无疑是他最大的力量源泉,如今袁绍占据着广阔的豫州、半个兖州和部分淮西地区,他在这片广大的土地上分封了大量的武士。

    几乎有三分之一的土地都被袁绍分给了军中的武士和地头土豪们。

    原先这些人很让袁绍头疼,因为他们渴望胜利,渴望战利品,但随着豫州全面危机的到来,这些人纷纷团结在袁绍周边,成了他坚实的力量。

    为了这次战争,他们慷慨解囊,谈不上毁家纡难吧,但也是有钱出钱,有丁出丁。

    反倒是豫州地区的豪势们有些自己想法了。

    作为古典时代的军队,袁绍的军队必不可少的就是这些豪势子弟们。这些人不仅作为他的大部分军吏,更掌握着豫州真正重要的军资,包括剩余的粮秣、草料、马匹和丁口。

    所以,豫州豪势们的支持对于袁绍分外重要。

    而且在大多数时候,袁绍也毫不吝啬得和这些人分享着权力,各郡县最重要的职位往往都在这些人手中,而作为回报,这些人也负责在地方上征集物资保障袁绍的对外战争。

    所以这一次,袁绍依旧如往常那样征召这些豪势子弟,他要求各郡县豪势的成年子弟都必须作为军吏效力军前。

    这并不是一个非常苛刻的要求,因为在这个时代,就是一贯要求这样做的。

    汉时去古未远,军事依旧是大多数卿族子弟们必须参加的。

    因为这些卿族子弟,他们的头衔和家门实际上就是通过这一次次军事战争中获得的,而且只有汉室存在,他们的荣誉和威名才有意义,所以他们必须也乐意为国征战。

    而现在,虽然袁绍不是什么汉家之主,但他们现在的关系和处境实际上和过去没有什么两样。

    是袁绍庇护他们,他们也必须为袁绍而战。

    但现在呢?这些人中竟然出现了逃兵,他们本来要带着部曲北上加入袁绍的部队的,但在走到颍川的时候却溃逃了。

    这些人中大部分人被抓住,其中的卿家子弟都被关在一起,准备听候袁绍的裁决。

    这一次回转颍川,袁绍就要顺便解决这件事。至于如何解决?从他只带着北地出身的北府骑士,就知道他的选择了。

    ……

    颍川,舞阳。

    清晨,微风吹拂过一处山岗上,一支数百人的骑队正将这里团团围住。

    袁绍最小的儿子袁尚正策马置身其中。

    袁尚今年只有十三,但在他的兄长袁谭死的当天,袁绍就为袁尚举行了及冠礼,预示这名年仅十三的少年已经成为可以继承袁家事业的继承人了。

    对于袁绍的行为,包括许攸、荀湛、郭嘉在内的一众幕僚们都明白,这实际上是已经将袁尚作为继承人了。

    如果袁谭还在的话,那作为长子继承自然是最好的选择,而现在袁谭不在了,袁绍就可以自己选择钟爱的继承人了。

    而和二子袁熙的木讷相比,袁绍无疑更喜欢酷肖自己的袁尚,都是那么的俊美,都是那么的聪慧。

    当时袁绍向许攸等人问继承人,许攸是顾左右而言他,只有郭嘉说了,不论袁绍立谁,都应当断则断。

    于是,袁绍最终决定立袁尚为继承人,并在军中,让各宿将向他跪拜效忠。

    袁绍对于这一次的战事并没有多大的把握,甚至他已经有了战死在沙场的觉悟,所以他毫无忌讳,要求众将对袁尚效忠。为的就是一旦他战死,这些人依然能护着袁尚继续战斗。

    而这一次,袁绍回颍川监督粮草也顺道将袁尚带来了。之后袁绍会留在颍川调度军队,袁尚则会被送到汝南后方,并在那里等候自己的消息。

    只是在分别之前,袁绍还要教给这个小儿子人生最重要的一节课。

    那就是何为君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