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二章:国无储君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十二章:国无储君 (第3/3页)



    在洛氏中,还有一件传家宝,那就是神杖,是上古邦周时期,洛氏用来祭祀素王的道具,后来就在大祭司的手中代代传承。

    如果说洛苏将神杖交给洛君薇的话,那还算是合理,毕竟洛君薇是这一代的嫡长女,虽然现在年龄大,但持有神杖问题也不大。

    但把家主戒指也给她,让她做家主,那可就不得了了,现在的洛氏四处开花,真正的家主一脉,在世人眼中,当初转移到了周郡王一脉,毕竟周郡王一脉最显赫,后来因为秦王李承乾出镇,周郡王洛君成跟着李承乾离开了,家主一脉就转移到了唯一留在京城的雍国公一脉。

    但无论是周郡王一脉还是雍国公一脉,实际上都没有戒指,虽然问题不大,但总有些美中不足,而现在洛苏要将戒指和神杖都交给洛君薇,那洛君薇将会成为洛氏史上第一个同时拥有两件传承宝物的洛氏女,这将创造历史。

    武曌先是为洛君薇感到兴奋,但她的政治嗅觉何等敏锐,很快就反应过来,洛氏什么时候传承的时候,会广而告之了,就算是邦周时期,国君继位,很多时候都不会邀请很多人,一般只有齐国和晋国等少数几个友好国家的国君会到场。

    现在这么做,就是明显的宣传,想到这里,武曌便疑惑问道:“国师是有什么计划吗?”

    问完之后,她便反应了过来,立刻深深皱起眉头,又望着笑意吟吟的洛君薇,眉头皱的更深了,这时洛君薇上前,轻抚她眉间,“陛下别急,慢慢看,慢慢想,上天会指引一切。”

    “上天会指引一切吗?”

    武曌喃喃道。

    ……

    李贤离开洛阳,一路往辽东而去,而后越过半岛,到达方丈岛,在这里见到了正准备交接的齐国道行军大总管薛仁贵和辽国公洛君骏。

    二人已经接到旨意,由太子李贤来接手防务,此番李贤出镇,自然是带着大批的随从以及官吏,这些人的政治前途都和李贤相绑定,无论愿不愿意背井离乡来到这里,都不得不来。

    薛仁贵和洛君骏这些时日已经颇为熟悉,见到李贤后,相视一眼就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二人也没有做出什么多余的表情,便正常将防务交接给李贤,而后便带着从中原而来的士卒,开始驾船返回辽东,以及直接乘坐大船前往胶东半岛。

    不多前往胶东半岛还是有风险的,洛氏的神器不可能时时刻刻布置在海上,那样就算是有海量的气运也耗不起,航海技术的发展,即便是近代也做不到完全精准,大部分还是从辽东走陆路回去,顺路还能再把半岛的地犁一遍,把那些脑后有反骨的人,趁着大军过境杀一杀。

    一直走到辽公国,洛君骏便驻足在这里,向薛仁贵告别,薛仁贵见状颇为羡慕,二人虽然同为行军大总管,但洛君骏的爵位等都胜过他。

    洛君骏见状则笑着说道:“大将军此番征讨蓬莱立下大功,名扬天下,又有什么可羡慕本公的呢?

    此番回到洛阳,二位陛下必然会将军加官进爵,从此扶摇直上,要成为故英国公那样的国之支柱了,日后若还有并肩作战之日,倒要再见将军风采。”

    薛仁贵闻言心中郁气一扫而空,朗声笑道:“多谢国公称赞,士卒归心似箭,我这便返回洛阳向陛下复命了。”

    二人告别后,薛仁贵便率领着大军回返。

    洛阳城中,李治和武曌正交流着关于李哲和李旦之事,在武曌的劝说中,李治同意了暂时不立太子的决定,而是要先看一看,同时二人也开始着手准备给李贤的封王之事。

    方丈岛为齐国,这是李泰一系的爵位,此番李贤出镇,倒是要重新册封一个诸侯国出来,春秋大国的国号,李治思索了一下后说道:“不如就封为卫国吧,其他的大国,基本上不如何见了。”

    卫王。

    武曌念叨了两句,缓缓点头,可。

    (本章完)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