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十六章:天下形势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三十六章:天下形势 (第2/3页)

果周人不能生存,要及时上报,送来洛邑。”

    “洛公,某明白。”

    洛成指着通往东方最重要的函谷关说道:“秦伯,二十年之内,孤要在那里看到十二连城。

    目的是防备西戎,你是镇西诸侯,联络诸侯出人出力的事情你来做。

    孤会派嫡次子担任营建使,这件事情最是重要,你要用心。”

    这十二连城当然不仅仅是防备西戎的,也同样用来防备西部诸侯。

    洛成认为西部诸侯与戎人之间的战争,最终一定会有其中一方做大。

    如果在最终胜者决出之前,王室通过洛邑王畿完成了复兴,自然可以进函谷关,重新将丰镐王畿掌控在手中。

    万一王室没能积攒起返回祖地的力量,至少要保证西部的力量不东出。

    函谷关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是洛邑与镐京之间通行大军最重要的通道。

    只要能够扼守住这里,不论是东出还是西进,都在一念之间。

    秦伯心知这不是一个好差事,但他同样知道自己不能拒绝。

    洛成让他做镇西诸侯,就是要让他和戎人斗、和诸侯斗,让整个函谷关往西都不能平静下来。

    他没看到的是,洛成还有一个目的。

    修建关隘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可以从那些肥的流油的畿内诸侯身上刮,这些废物打仗不行,只会贪腐。

    不如送给畿外诸侯补补身子,至少这些畿外诸侯武力还算充沛,能和西戎拼个你死我活。

    ……

    洛成的马车经过了函谷关,他掀开帘子最后望了一眼,喟然叹道:“真是大好江山啊,不知洛氏子孙何时能再回祖地。”

    本来洛成还要在镐京待一段时间,但是洛邑那边已经多次来信让洛成尽快赶回去。

    既然如此,洛成也就准备回到洛邑,开始构建新的统治体系,经过战争、迁都危机,原先的统治秩序已经不能适用于现在。

    回到洛邑王畿之后,洛成匆匆换上朝服就赶往王宫之中。

    一路上还是比较繁华的,多年过去,诸夏的王回到了这里,广袤的土地上重新焕发出勃勃的生机。

    走进宫殿之中,姬服身着天子冕服早早的就等着他,见面洛成进来便欣喜道:“洛公,您终于回来了,寡人很是思念您。”

    “王上,臣也很是思念您。晋公、郑公在何处呢?”姬服以洛侯、晋侯、郑侯为三公辅政,所以尊称为公。

    “南申侯派来使者,说有军情,晋公前往接见。”

    “宋国、陈国同样派来使者,说徐淮方面有异动,郑公前往接见。”

    正说着,晋公与郑公两人便登堂而来,“洛公,正要和王上汇报这两方的情况,你正好回来了。”

    “晋公、郑公,汉阳和徐淮那边都是什么情况?”

    晋公跪坐在座位上便道:“南申国说楚国方面向着巴国方向渗透,这些年实力越来越强。

    前段时间他联系汉阳五国伐楚,最终无功而返,这让他觉得情况有些不妙,所以向王畿汇报。”

    楚国从熊顿时起就一直不服邦周,虽然后来称臣,但却留下了“楚不服周”的名声。

    “先祖洛文公初期设立汉水五国,后来又重新建立了汉阳四姬。

    洛氏历代执政都在加强汉阳平原上的姬姓诸侯,这都是为了遏制楚国和淮夷。

    这些年稍稍放松,楚国恐怕不会善罢甘休。

    王上迁回洛邑,汉阳诸姬的加强也应该提上日程了。

    但楚国毕竟是诸夏列国之一,只要他不进犯中原,邦周的主要精力还是要放在夷狄身上。”

    现在的汉阳诸姬已经不是洛苏时期的四国,而是包含着十几个诸侯国。

    这些诸侯国中,申国、唐国、随国、巴国从东、北、西三面将楚国团团包围。

    息国、应国、许国、房国、沈国、蔡国、陈国是为了防备淮夷。

    这些姬姓诸侯与姻亲,牢牢地把守着楚国和淮夷前往中原的所有交通要道。

    在王畿和中原各国的支撑下,这条防线目前为止是牢不可破的。

    郑公点头道:“不仅仅是楚国那边,淮夷这边也需要加强。

    这些年吴越的发展非常不错,导致不少的南方方国开始向北迁徙。

    这些人残留着殷商的习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