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99、天街踏尽的,何止公卿骨……(4K字,大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99、天街踏尽的,何止公卿骨……(4K字,大章) (第2/3页)

他。

    毕竟血恨难消,若非他有一点机缘,恐怕几年前早就被酷吏剥皮楦草,皮囊挂在了城皇庙上。

    ……

    道旁的文武百官。

    跪在地上乞降的太子、永王……。

    此刻闻言,

    心中感受不一。

    在崇明帝的薄凉统治下,文武百官们亦是各个看崇明帝不顺眼了。

    动辄“男丁流放三千里,女卷充入教坊司”,株连三族。

    视臣子宛若私奴……。

    见到崇明帝即将惨死,他们心中大为舒爽。

    而太子、永王,则是心中凄凄,惴惴不安。

    君父尚且如此,

    更遑论他们这些子孙。

    “徐逆……”

    “你今日如此对待朕,日后汝子孙亦然之。”

    崇明帝见卑膝无用,改为咒骂。

    “君子之泽,三世而衰,五世而斩。”

    “本王的子孙若是如此,甘愿让他引颈受戮……”

    徐行笑了笑,丝毫不介意道。

    他对亲生儿子徐章都不怎么亲近,感情不深,只是尽生父责任。

    未来可能连面都见不上的子孙,他又岂会在意?

    其外,他为长生种,一人即一国,血脉存亡并不会太过介怀。

    如凤溪国太祖宋刀,亦是如此。

    压根就没理睬龙子龙孙的死活。

    后续崇明帝的谩骂,徐行懒得还嘴。他摆了摆手,义军的队伍瞬间就从中分出了一条阔道,将站在皇城外围观望的神京饥民引到了崇明帝面前。

    神京为凤溪国都城,天下首善之地。

    临近各道一有天灾人祸,灾民就会疯狂涌向神京。因为在地方上,官员不一定会开放义仓,即使开放,也是纸面上的文章。可在神京,天子脚下,无论如何,哪怕是表面功夫,灾民好歹亦能有一口吃的……。

    故此,神京灾民足有十数万之众。

    皇城大乱,这些灾民见此良机,也想浑水摸鱼,夺一碗羹。

    有不少赶在四明山义军抵达皇城前逃走的太监、宫女……,已被灾民将其随身所携的宫内珍宝抢夺一空。

    “朕乃天子,尔等灾民,生受皇恩……”

    见灾民朝自己涌来,崇明帝顿时大惊失色。

    他先是下意识的向后退了十数步,等到退无可退,再退就被义军盾阵逼退之时,他又对灾民开始了厉声喝骂。

    “朕念尔等失去家园,命人开解义仓,发放官粮,解民倒悬……”

    “尔等就是这样报答于朕的?”

    崇明帝目光逼视灾民。

    面对徐行,他唯唯诺诺。

    可面对这群连饭都吃不饱的灾民,他又恢复了身为皇帝的自信。

    命有贵贱,他生来就是帝王裔!

    区区一些灾民,有怎敢对他怀有不敬之意。况且他“确实”对这群灾民施下了恩德。内帑拨银、国库拨银,他对这群灾民有救命之恩。

    磨刀向自己的恩人,天底下没有这种事。

    饿的面黄肌瘦的灾民们,此刻听到崇明帝这番话,逐渐止住了步……。

    缓缓放慢了步伐。

    “或许……”

    “或许还未到必死之地。”

    “朕还可以仰仗这些灾民,反攻徐逆这个反贼……”

    “趁此机会,或许还能争得一丝存命之机。”

    有了这间隙,崇明帝大脑疯狂运转,一些异想天开的想法在他脑海诞生。

    人到穷途,就会抓住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此刻,这些灾民就是崇明帝眼中的救命稻草……。

    只是——

    还未等他说话之时,领头的几个灾民就开始对他眼露凶光。

    “崇明,你这狗皇帝。”

    “当我们是瞎子……”

    “义仓确实给我们放了粮,可义仓本就是百姓为了躲避天灾所存的粮食。”

    “哪怕掠过此事不提……”

    “拨银给宗室一人的钱,就远远超过赈灾的钱。”

    “陛下妄图天下灾民念你之恩德?”

    灾民们缓缓逼近崇明帝,一人一句道。

    不患寡,唯患不均。

    假使国朝真的艰难,王公大臣、宗室子弟各个节衣缩食,他们百姓受点苦也没什么,可偏偏宗室亲王一个个吃的肠肥肚满,而灾民却要饿的易子而食……。

    谁肯心服口服?

    天下若只是宋家一家的天下,谈恩德没必要,万民皆为私奴。

    起义理所应当!

    天下若不只是宋家一家的天下,谈恩德可,但民可载舟,亦可覆舟。宋家皇帝不讲仁义,他们这些灾民也不会去讲什么仁义……。

    一饭之恩,那也得去分场景,不能一概而论。

    “是百官贪污受贿……”

    “才致使尔等受饿,这是贪官之错……”

    崇明帝习惯性甩锅。

    不过,他这话已没人再听了。

    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