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6、日新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6、日新斋 (第3/3页)

后。

    徐行拿出积累的私房钱,租了件长衫,迈步进了味经书院。

    这几日,他打听好了,味经书院常年招收外界的求学士子,来往不拒。

    当然,味经书院不是什么人都收。

    收的都是士子。

    士,什么叫士,有功名的人,才能叫士。

    不过这其中也有例外。

    只要实学知识扎实,过了书院的考核,书院亦会收取。

    毕竟专精于实学的书生,科场大多都不得意。

    有了一件长衫傍身,尽管徐行这一世肤色有些泛黑,长相也像穷苦人家,但过往的书生、斋夫、教习也没拦他,任他进入书院。

    跨过刷着桐油的大门,从临近照壁的走廊绕了过去。

    一过照壁,就见眼前出现了两座扶轮门。

    左边门上悬挂“日新”,右侧门悬挂“时敏”。

    打听过味经书院虚实的徐行知道,这“日新”、“时敏”各代表一斋,为日新斋、时敏斋。

    此分斋法源自宋胡暧的分斋教学法。

    日新、时敏两斋都教导实学。

    只不过这两斋亦有区别,日新斋除了教导实学之外,还教习一部分八股制艺方面的知识。

    在光绪二十四年,于诱人能在秦省贡院中考得岁试第一,与味经书院教习八股制艺也是分不开的。

    “进日新斋,还是时敏斋……”

    徐行迟疑不定。

    进入时敏斋专学实学知识,对他来说是游刃有余。

    而入日新斋,就要分出心神,去学八股制艺。

    “进日新斋!”

    他很快下定决心,迈步入了日新斋。

    逊清还有二十多年的社稷江山,维新变法科举改革不是一时半会的事。他想要改变命格,就要篡夺高位。

    而八股科举,无疑是人生的一条捷径,不可等闲轻视之。

    “你是?”

    见一个陌生士子步入耳房,在屋内坐在书桌后、直背靠椅上的王教习,不禁皱了皱眉。

    味经书院的士子大概两百有余,每一个士子的面容他都熟记于心。

    而徐行,偏偏是陌生的。

    不过他说话很斯文,不至于让人生出反感之心。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