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七百章 一切的起始,恐怖的黑箱量子实验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七百章 一切的起始,恐怖的黑箱量子实验 (第2/3页)

    那就是如何将观测与干扰区分开,一部分科研人员觉得应该要尽可能的降低观测设备的能级,只要这种干扰足够小,他们便能够在量子概率不坍缩的情况下观察微粒子的状态。

    另一些量子研究员则是对干扰论嗤之以鼻,转而在观察者上下功夫。

    既然人类的观测能够影响到量子的坍缩,那哺乳动物、昆虫甚至是单细胞生物呢?

    观测的界限究竟在哪里?

    但无论是哪一种流派,都需要做一件同样的事情,那就是将输出的过程搞得尽可能复杂,黑箱由此而来!

    这种特殊的仪器,只有在量子概率处于定格的情况下才会运转,一旦量子概率重新变得混乱,仪器就会自动停止。

    在整个实验的过程中,一切都是交由独立AI完成,并不链接外界的网络,实验过程所产生的所有的数据也都会全部删除。

    之所以要做的这么严谨是因为二十年前就有人做过类似的实验,将所有的实验资料封存起来,等到十年、二十年后再打开,妄图以此规避量子坍缩。

    结果只要他们选择记录数据进行储存,无论是否选择现在观看,量子概率都会一直处于坍缩状态,偶尔一两次混沌概率,往往不等研究人员开心,就被会AI告知仪器出现了问题,数据资料根本就没有被记录进去。

    所以未免影响到实验的输出结果,后续的实验干脆将数据直接删掉。

    这样做虽然麻烦了一些,但的确有效,经过了一年多的繁琐实验,他们已经确认了一部分大型哺乳动物在‘查看’了智脑输出的实验数据后,能够导致量子坍缩,让量子检测仪器持续运转,而接受实验检验的所有昆虫都不能。

    所有参与实验的生物都无法理解这些实验数据的意义,所以观测肯定和是否理解这些数据含义无关,沙尔怀疑观测的界限很可能是生物是否具备基本认知能力。

    “第一百三十七号生物实验准备!”沙尔开口吩咐着。

    在独立AI的操控下,所有的准备工作在十五分钟之内便以尽数完成,这次的实验体是一只考拉,同样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