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卷第二十八回 赵瑟初鸣凤凰柱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卷第二十八回 赵瑟初鸣凤凰柱 (第2/3页)

礼。

    “彦达三年前中两词科,今岁外放知青州,他已同原青州知府徐铎交接。嘱咐彦达把此神兵收好,藏在云门山的崖壁飞云洞里。”慕容帷直接安排妥当。

    “喏!父亲,我明日就前往那云门山。”慕容暉点头,看向那部魔琴。

    “复儿,你需尽快提升修为。待你斗转星移达到第二重境界,就接任慕容氏敦煌堂家主。可怜你父博儿墓门早拱,唉!”慕容帷转向慕容复,摇头叹道。

    “喏,老祖,复儿正加倍努力,精修我慕容皇家绝学!”慕容复目光坚定。

    “那被佛门追杀的玄门如何?”慕容帷看着慕容复。

    “公冶大哥试过,玄门武功稀疏平常,都是少年,不值得下手!”慕容复答,凌云那小子把他灌了不少酒。

    “嗯,嫣儿,你选两部二流的轻功,接近此人,指点他。玄教被佛门追杀,他又认识皇帝,以后有用!”慕容帷吩咐旁边的王语嫣。

    这并不奇怪,慕容世家对看中的门派,一向顺我则昌,逆我者亡。要么灭门,夺取秘籍。要么扶持门派,赠送秘籍。

    “喏!”王语嫣低头道福。

    登州崂山下,来了一队佩剑少年,正是高泰云带着玄门弟子,欲寻崂山道门拜山。

    崂山地处海边,岩高谷幽,可东望蓬莱。先秦朝时,有方士在此修炼长生,自古便被誉为“仙灵神府”。

    千年来,传说山中不仅有神仙,还有长生不老的仙丹妙药,吸引了众多道士及文人墨客,纷纷前来崂山中隐修寻真。

    大宋开国皇帝在崂山,因崂山道门求雨甚灵,建太平兴国道院,有三座道观,赐名上清宫、上苑宫和太清宫。

    崂山修为最高的刘若拙,号华盖真人,在一百一十九年前仙逝,葬在崂山余脉北部的高真宫。

    刘若拙生前,精擅雷法,专为宋国皇帝求雨,十数年均有求必应。有书记载“每水旱,必召于禁中制祷,其法精至,上甚重之”。

    华盖真人的弟子,在崂山发展这一百多年来,门人众多。

    上次高泰云开山门,就有崂山道门观礼,特意邀请他,有空到中原崂山,交流金丹术和雷法。

    “虚白真人,凌云子应约前来叨扰!”高泰云到得上清宫,见到当日观礼的美髯道士张致祥,递上美酒一坛。

    江湖人称其“武陵圣医”虚白子,邓州人,在武夷山修行,医术惊人,游历天下,目前挂单崂山道门,寻幽访真。

    曾经江湖传闻趣事,言虚白子善饮酒,其武陵溪畔,有崔家酒,酒味算得上琼浆玉液。这个道士每日饮一斗,回去醉卧白云洞口。

    “哈哈哈哈,凌云掌门,一坛酒可不够啊!”虚白子身着葛袍,赤脚出门迎高泰云入内。

    “虚白真人,我用滇马托运,带了十坛汴京美酒,留在山下,你可同我去相饮?”高泰云看虚白子急着拔酒泥,扯着他衣袍打趣。

    “好你个虚白子,有酒了就忘记老道我了?”宫外过来一名中年道人,年近四十模样,只见他丹凤眼,目若闪电,开阖有神。

    “这位道友是?”高泰云问虚白子。

    “哈哈哈哈,这是建昌王述道,修习雷法金丹。”虚白子说道。

    “福生无量天尊!冲和子这厢有礼了,听闻凌云真人创天南玄门,可否一同论道?”那道人稽首施礼。

    “冲和真人,你修为精深,还请多指教。走,我们下山取酒!”高泰云回礼。

    三人兴冲冲的出了道观,一路行向山下,来到一棵云松下,寻大石旁坐下。早有玄门弟子取了酒菜,三人席地共饮。

    高泰云将修金丹的境界说出,更是特意询问雷法秘语的。虚白子和冲和子看这少年掌教,处世进退有度,也倾心交谈。

    三人从日头正中,聊到夕阳落坡。奇语连连,那雷法中,颇多日月历法,天象推衍。高泰云更是把邵氏的梅花易数说了一些,两位高道喜不自禁,顿觉六壬妙法有领悟。

    “凌云真人,如果你寻到阴符书,能悟透那数百字,金丹有可能大成。”高泰云的金丹修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