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卷第十五回 海晏河清惊梅花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一卷第十五回 海晏河清惊梅花 (第3/3页)

就算推行改土归流,都是要头疼几十年。他准备以后立足腾越府,作为高氏西扩之基业。以后元朝明庭攻占大理,高氏可退守缅甸或者老挝山地,以应中土的改朝换代。穷山沟里的蛮夷,只有带动进取足够利益,才能走文治武功之路。

    “凌云真人,你说是要为蛮夷求取药典,其心可嘉。你那玄门是什么?能长生吗?”赵佶在龙椅上问这少年。

    “回陛下,玄门是修福德求长生。取万法熔于一炉,为天地立道心,为万民济生命!修洞经和医术符篆,做安身之本。小道这大洞真经拓本,献给圣上。”高泰云道。

    “宣龙虎山张天师进殿!”赵佶示意舍人传旨。

    “宣张真人进殿!”殿外传来一阵声音。

    “觐见陛下!”进来一个身着道袍的弱冠少年,原来此人正是张继先,龙虎山嗣教天师,今年被赵佶赐号“虚靖先生”。

    “这是天南玄门凌云真人,献洞经一部,你看一下。”赵佶让舍人把大洞仙经递给张天师。

    “不错,这是道家金丹符篆的修行仙诀。”张继先翻阅了真经后,点头认可。

    “陛下,小道修行仙经日久,偶有所得偈语一句。”高泰云低头道。

    “喔?是何偈语,请道上来。”赵佶奇道。

    “圣主既出,海晏河清。”高泰云道。

    “哈哈哈哈,有点意思!”赵佶笑了,张继先也是笑了。

    殿中的蔡京也是暗自点头。这小滑头会来事儿,哪个皇帝都喜欢这话。

    “小道近月行中原,对天时有心感应。七年之后,中原至少数日河清,黄河八百里报喜,乾州韩城清七日夜,次年同州,陕州也有。”高泰云道。

    “喔?如此确切?”顿时殿内议论奇起。

    高泰云记得,宋徽宗时期黄河水清很多次,这几次是有记忆的,报错了地方也没啥,黄河沿途终究是会有人看到的。

    “凌云真人,如果七年后应验此事,你玄门当可行走天下,堪舆万川千山。”赵佶也很心喜,这才登基不久,有人说是圣主,谁都高兴。

    “谢陛下隆恩!”高泰云低头。

    “天师留步,是否有遐,到都亭西驿一叙,小道有要事相秉!”

    下得朝会,他跟在张继先后面道。这天师听说才九岁,他想唠嗑一点东西。

    “嗯,好。”张继先也是精奇少年,随他一起行向驿站。

    过得两日,陕州常农县,在府堂内,一名白须中年男子也得知朝殿此事。

    “咦?此人是何方修道之人?如何能知家父临终之言?”他慢慢思索。

    “父亲,何事烦扰?”门边进来一位明眸皓齿的黄衫少女,看样子也是十来岁左右。

    “今日得朝中小抄,有天南玄门凌云子,在朝堂言我陕州有河清!”中年男子道。

    “这么言之灼灼?定是空穴来风妄言之辈!”少女娇憨的道。

    “非也,非也,四十年前,经你祖父推算过。曾言黄河在四十七年后会河清。此事本是我邵氏机密,除了我,无人知晓。凌云子从何推断得知?敏儿要留意玄门,此子是世间奇人啊!”中年男子抚须感叹说道。

    原来,此人是知陕州常农县的邵伯温,那少女是他女儿邵敏。他父亲正是中原怪杰“神算子”邵雍,家传绝学《梅花易数》和《黄极经图》,此异术高深莫测,可推衍天地变幻,断古今福祸。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