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四章 余波和效果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十四章 余波和效果 (第2/3页)

大观园里最具叛逆精神的女孩。就像晶莹剔透的水晶般讨人喜欢。

    往好的说,叫天真烂漫,真诚直率。往坏的方面说,叫狂傲、尖酸,目空一切。

    她确实没有争着去奴才,也不把她自己当做奴才。所以判词才有“心比天高”,所以这个性格才会是“风流灵巧遭人怨”。所以才显得她在精神品格上的可贵。

    当然,她的性格和她的经历有关。晴雯十岁时被赖大家买做丫鬟,时常跟着赖嬷嬷进府,后来给孝敬给贾母。她并不是从小就被调教出来的“奴才”性格。

    其次,她的容貌,针线活儿都比人强。王熙凤说:“若论这些丫头们,共总比起来,都没晴雯生得好。”王夫人说:“有本事的人,未免有些调歪……他色色比人强。”

    由此可见,晴雯的傲气也确实是非常的有资本。丫鬟么,比较起来,不就是比容貌、手头的针线活两样。

    总不能出了一个香菱那样能学诗、写诗,“精华欲掩料应难”的灵秀女孩,再出个晴雯吧?

    贾环说要晴雯改改性格,其实只是说说。人的性格怎么可能改得了?和晴雯做朋友,你尊重她,她自然会尊重你。这是个很灵巧、可爱的女孩。

    如果晴雯愿意,将来他脱离贾府时,会带她一起离开。

    贾母、王熙凤、鸳鸯把这贾府里的一切视为珍宝,要留给宝玉,在他看来,其实不过是个腐朽、烂透的笼子。

    …

    …

    贾环乳母张嬷嬷一早在贾府里挑水到贾环屋里,这一幕给小丫鬟们看到,事情很快就传开。随即,张嬷嬷被贾环惩罚的原因也传出。

    不出意料,同情张嬷嬷,愿意为她说的人很少。再大的“理”大不过“孝”。

    贾府掌权者们是什么反应,贾环暂时还不知道。最直接的反应是晴雯再去小厨房里拿饭时,受到的待遇就不一样。贾环的饭菜待遇恢复到之前在除夕宴写诗得彩头后的水平。再加几文钱给管小厨房的刘婶,还能吃到鸡蛋羹。

    这便是他要的效果。

    这天傍晚,晴雯从贾府里的小厨房里提走了食盒。小厨房里烧火的一名婆子道:“刘婶,今天又分了环三爷半只鸡啊!”

    刘婶是个五十多岁的妇女,圆脸,白胖胖的,围着蓝花围裙,说道:“那个小爷连他乳母都下得了手整治,我何苦触他的霉头。你是没听张嫂子哭,她说那个小爷说再犯就要让她没有人养老送终。”

    “咳!”烧火的婆子就吓了一跳。

    刘婶一边涮锅、洗盘子,说:“今天林姑娘房里的饭食要得少,我就给那个小爷留了点。嗨,他好歹还是会给几文钱,不像那些副姑娘只管来拿。你可别说出去,林姑娘的嘴可是厉害的很。”

    烧火的婆子就点头,“那能呢。”

    …

    …

    四月十三日,距离张嬷嬷开始给贾环屋里挑水过去了三四天。夜幕徐徐的降临,将贾府笼罩在夜色中。

    李纨院中,贾兰刚吃过晚饭,正准备在母亲的辅导下读大学章句。

    明亮的宫灯下,李纨翻阅这贾兰写的笔记,微微蹙着娥眉,笔记显示贾兰对“大学”的理解相当肤浅。

    贾兰接过丫鬟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