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九章 证据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九章 证据 (第3/3页)

氏度,它们是来自于推测中宇宙年龄为38万年时的宇宙第一缕曙光。

    背景辐射中存在大约百万分之五的温度涨落,这种极其轻微的不均匀性最终引发了星系、星系团等大尺度结构的形成。

    各向同性的宇宙微波背景辐射表明,早期宇宙处于高温高密度的状态,这是宇宙大爆炸的另一大独立证据。

    当天启拿到由科学院提供的这一实际观测结果时,初步确定自己现在身处宇宙和前世宇宙十分相似,甚至可能是同一宇宙中的不同星系,或者是同一宇宙背景下的两条世界线。

    因为两者太像了,几乎是一模一样。

    第三个证据,则是检测蓝星地壳中的氧、硅、铝、铁、钙等元素的丰度度,大气的主要成分为氮气和氧气,但这并不意味着宇宙的元素组成也是如此。

    因为放眼宇宙,蓝星也只是沧海一粟,元素丰度远不能代表宇宙。

    蓝星的质量为本恒星系太阳的百万分之三,太阳的质量达到了本恒星总质量的99.86%。通过光谱分析太阳的质量分布与《神迹》游戏宇宙大爆炸模型完全一致。

    将这些分析代入到宇宙大爆炸理论,宇宙在最初几分钟里经历了原初核合成过程。当宇宙温度降低到一定程度时,稳定的氢原子核和中子就能大量形成,氢原子核又会与中子进一步结合成氦原子核。

    当空间进一步膨胀,宇宙迅速降温,其他更重元素没有条件被合成出来,它们都是来自于后来的恒星核聚变、超新星爆发以及中子星碰撞。

    按照质量比例,太初核合成会产生3:1的氢和氦,这个游戏中的设定又与现实观测的结果完全一致。

    因此,宇宙元素丰度又成为了是宇宙大爆炸的一个重要证据。

    至此,综合全球所有科研力量共同研讨验证的半个月时间,天启在《神迹》游戏中创造宇宙时设定的三个关于大爆炸的关键性证据,得到了现实观测的逐步验证。

    整个宇宙的诞生图景,在科学家的眼中更加清晰起来。

    他们惊讶于天启竟以一人之力,分析出整个宇宙的全景,在很多人心里,已经把他当成是神一样的存在。

    然而他们不知道的是,当所有观测数据以及结论报告被辛允送到天启手里时,天启表现得比他们还要震惊。

    “验证这三个证据,你们只用了半个月?”

    这办事的速度和效率,简直比宇宙扩张的速度还要快了。

    要知道,这些可是地球科学家用了几百年才研究出来的成果。

    当然了,他们在研究这些东西时是没有任何前景可以参照的,有些是在漫无目的的观测和演算中偶然的发现,有些也是先提出猜想,然后再以此为目的寻找证据验证......

    可即便是有准备的目标,验证起来也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

    看见天启如此惊讶的眼神,辛允解释道:“综合全球的科学力量,大概有几万名科学家和几十万的工作人员在做这件事,调动了所有能用的资源,有关键性的研究目标方向,要证明起来其实是很容易的。”

    “而且光谱线位移现象和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已经早就发现了,只是无法解释,对本恒星系恒星的探测也进行了几百年,很多成果都可以直接引用。”

    “比起你用了三天就创造出了宇宙和星系群,我们要慢很多了。”

    天启听完感叹道:“这难道就是全球统一,资源可以随意整合调用的好处吗?”

    辛允用接近崇拜的眼神,问了他一句:“天启先生,我一直在想:你是怎么做这些到的?”

    ......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