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九十九章:告状的智慧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九十九章:告状的智慧 (第2/3页)

是论起来,朕还得叫你一声姑父呢。”朱厚熜往上垫垫脚,换了个更舒服的姿势坐着,“爱卿,朕没说错吧?”

    “臣不敢。”崔元小声应着,同时也不敢掉以轻心。毕竟刚才被传唤的时候,说是有要事相商,他也不相信朱厚熜急匆匆地把自己召过来,是为了和自己话家常。

    “其实朕现在召你入宫来,实在是对别人不放心啊…”朱厚熜看看崔元,叹了一声,又把头低了下去,“朕记得当年迎朕入京的有不少人,谷大用那个老太监早被朕打发去守陵了,估计现在已经死了吧?毛澄那个老头子也是不听话,其他人…唉…朕也不想说了,总之,现在没有什么真正值得我信任的大臣,也就是爱卿,始终忠心耿耿,又不像那些廷臣似的整天算计争斗,闹得朕心烦!”

    “能为陛下解忧,蒙陛下信任,实乃臣之幸事。”崔元激动地答道,同时心里也渐渐摸清了朱厚熜召自己来的用意,暗中不免提起了几分小心。

    “可是总有一些大臣他就不让朕省心!”朱厚熜佯作愤怒地拍了拍龙椅,“朕信任他们,可是他们就总是一次次让朕寒心!”

    “陛下保重龙体,不要和那些不值得的人生气。”

    “没事,朕只是偶有提及,便觉气闷。”朱厚熜又换上一副平静的神色,“你不知道,这几日郭勋上了不少折子,都是弹劾夏言的,有些虽然署名不是郭勋,真就当朕看不出来!”

    “陛下息怒,廷臣弹劾检举,本就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崔元平静地答道,虽然崔元知道这是一个机会,但是切不可轻举妄动,只有冷静下来,保持一个“公平者”的身份,才能在最后给人致命一击。

    “是啊,再正常不过了…”朱厚熜有些苦笑般地说道,“他夏言也没闲着,前些日子一直有人轮番不断地攻击郭勋,就真的当朕看不出这幕后实情么?”

    “陛下圣明。”崔元还是没有多说话,因为他要听朱厚熜说完所有的话,从中探知出朱厚熜一个模糊的态度。

    “其实朕知道他们有矛盾,可是…他们也是朕的肱骨之臣啊。”朱厚熜又是一声叹气,“郭勋虽是跋扈,可他确实为朕做了不少事情,当年大议礼之时,若非郭勋、张璁等人相助,恐怕杨廷和他们…唉…还有夏言,远的不说,就说最近吧,知道朕为边事烦忧,虽是抱病之躯,可还是为朕进呈了十多篇有关边境防御的策论,还有,这要离宫了,还不忘给朕写几篇青词过来,朕心里头都念着,也都清楚,可是…他们却总是做出一些让朕失望的事情…”

    “皇上恩德四方,您体谅臣子们,臣子心里头也都念着皇上的好…”崔元刚才一字一句的听着,脑子也转得飞快,他知道朱厚熜这是心里头郁结,想找个人倾吐一下。但是这并不是崔元所关心的,崔元只注意到方才朱厚熜谈及郭勋、夏言二人功勋时,郭勋的都是前事,而夏言的都是近事,而且这时候他也知道可能是因为夏言离宫之时又往朱厚熜这送了几篇青词,才引得朱厚熜有感而发,如此比较,朱厚熜对二人的态度不言自明,这样一来,崔元也就放心了。

    “你说他们二人…堪称朕的左膀右臂,他们到底因为什么而相互嫉恨呢?”朱厚熜絮叨了半天,终于把话绕到了正题上。他说完这句话,便就紧紧盯着崔元不说话了,可崔元却是“不识趣”地低着头,根本不看朱厚熜。

    “怎么不说话了?嗯?”

    “恕臣愚钝,臣也不知道到底是什么原因…”崔元欠声答道,而此时他也终于明白朱厚熜叫自己东拉西扯得到底是为什么了。一开始朱厚熜无非就是想通过闲聊来让自己放平心态,“放松警惕”,后来扯到郭勋和夏言的事情上,也是本着“各打五十大板”的原则,绝不表现出明显的偏倚,为的就是让自己这个“局外人”能够不受他的影响,来给出一个公平正义的建议,可是朱厚熜却不知道,自己早已经不是一个“公正的局外人”了,但是至少现在崔元要表现出一副公正的态度,不能露出破绽。

    “唉…你不知道就算啦…”朱厚熜有些无奈地摇摇头,毕竟对于这位年纪接近自己两倍的姑父,朱厚熜也不好说什么太不敬的话,“朕知道你从不愿涉及这些朝政纷争,朕也很欣赏你这一点,所以这些日子才总让你往宫里头跑,也是辛苦你啦。”

    “能为皇上分忧,臣只觉其乐。”崔元低声应道,心里却是乐开了花。看来此时朱厚熜真的是把自己当成了一个“局外人”,这样一来自己的话分量也就重得多,朱厚熜也就更容易往心里去。哈哈,郭勋,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