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六十六章:黄义明富贵还乡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六十六章:黄义明富贵还乡 (第2/3页)

明当时也已见到。所以黄义这次赴岳坟,主要是想见一见《岳武穆手书诸葛亮前后出师表》在岳坟前的刻碑。

    来到岳坟前北侧的碑廊,黄义明果然发现自已两年前临此所见的几块白碑,已铭刻上了《岳武穆手书诸葛武候前后出师表》。在岳武穆书碑前,黄义明一行均感受到了武穆王英风浩气,轶群绝伦的书法艺术,更感受到了岳武字里行间,所流露出的忠毅不屈之气与誓扫风尘之概,无不由衷感佩。

    而在《岳武穆手书诸葛武候前后出师表》书碑边侧,则矗立着康熙帝所书《暮春三月御笔》的御碑,诗的主题是斥责秦桧奸佞误国与赞颂岳飞精忠报国的精神。全诗为:

    阵战曾轻兵法常,绍兴亦委设施方。

    操戈不谓兴张俊,纳币终成去李光。

    何事书生叩马首,遂教名将饮鱼肠。

    至今人恨分尸桧,宰树余杭万古芳。

    康熙皇帝的字倒是写得铁钩银画,中规中矩,不失帝王风骨。黄义明随行人员看罢康熙皇帝的诗碑,对于诗中“纳币终成去李光”一句不解,问黄义明是何意?黄文明回答道:“李光”实指汉飞将军李广,因皇上写的是七律诗,此句末字要求用平声韵,而广字为仄声,皇上是以更“李广”为“李光”,诗句意指秦桧因受到金人的收买,而杀害了岳飞。众人不解问道:为了写诗押韵,岂能将古人的名字随意更改?黄义明笑道:这是皇帝的权力,你们岂不闻皇帝讲话即金口玉言,为写诗改一下古人名字,又有何妨。众人听罢皆笑。

    黄文明一行看罢碑文,又到岳坟前跪拜上香。出园后黄义明对陪同浙江提督陈世凯与杭州知府张印立说道:当今皇上如此重信,是以能完成华夏一统大业,使四每威服,草民无比钦仰。请转告圣上,草民诚惶诚恐,务请代转谢意。

    言毕,黄义明一行在浙江提督陈世凯与杭州知府张印立的带路下,正欲继续前行,突然有两位太监自远方骑马而至,口称圣旨到,诸位听宣。众人正欲下跪,太监又突然喊道:黄义明前辈免礼。结果岳飞陵外人群跪倒一片,只有黄义明一人立着,黄义明颇感尴尬。只见一名太监打开圣旨,另一名太监宣读道:

    制曰:黄义明前辈替国分忧,只身出南边,征战五年,剿灭逆伦邦,使贼枭卢桂生授首,臣伏南洋诸邦,维护华夏一统大业,事终成功,富贵还乡,古今所无。今特赐靖南王号,许建王府,年享一品王公禄银 535万两。 师侄刘宏业只身犯险,入九麓山带李小虎虎狼之师出镇南关击安南,解朝廷心腹之患,立功亦伟,特赐号征南将军,赐地五百亩,许建征南将军府,享一品文臣年俸禄银290万两。 有黄义明儿媳、侠女岳淑均,乃岳武穆之后,武勇绝伦,自组乡兵,带四偏将出南边,助翁击贼,立功亦伟,因大清无任女子为官先例,特赐号武仪一品夫人,赐职靖南王府护卫总领,享二品文臣年俸禄银236万两。 四位从征偏将,年龄尚轻,需继续为国立功,特分别委任王志平为台州府城尉;委任赵志喜为衢州府城尉;委任黄志和为绍兴府城尉;委任余志丰为金华府城府。四将均享正四品武将俸禄,返乡探亲后,当即赴任就职。凡从征乡兵,阵亡者由所在府县从优抚恤;生还者,由所在府县从优安置。钦此。

    康熙帝的圣旨宣读完毕,众人一齐谢恩。随后便是黄义行一行在浙江提督陈世凯与杭州知府张印立派军护送下,前往余姚的靖南王府。黄义明这一路可谓是享尽排场,前呼后拥,锣鼓开道,又得叫边街边看热闹的百姓肃静。黄文明游侠一生,尽管心中甚不愿意享受这种排场,但也只得忍着。因为他不便拂了康熙皇帝的善意。

    三天后黄文明终于回到了自己的故里余姚黄家村,在黄义明记忆中,他曾生活过的黄家村与中原普通农村无异,即从村头到村尾,均一条大道敞开,道两边分布着人家,有钱人家住的房子盖得高些,无钱人家住的房子盖得低些,而在村庄两侧房屋的后面,则分布着大小菜园与农田。但现在的黄家村已完全改变了模样。在村门口,立着一座类似牌楼状的四扇重门,门口两侧立着一对张牙怒目的石狮,重门上方的石匾上刻有“靖南王府”四字。门檐顶上二角,盘着一对口中含珠的青龙瓦雕。门前是一大片铺着光洁大理的广场。而黄义明的养父黄宗羲柱着拐杖,结发妻子朱云霞公主,黄义明的兄长黄百家夫妇,以及他的一对双胞胎儿子各携儿媳:黄修文与蓝瑛公主、黄修武与苗凤公主,均立于大门前欢迎靖南王返乡。

    而对于黄义明的养父黄宗羲来说,这一天也是足够自豪的,他曾过一个轰轰烈烈的过去,但参加反清复明战争失败后,只得回乡治学,完成他的反君权大著《明夷待访论》。不意在他的耄耋之年,这位他在乱军中拾得的养子,最终却光大了他的学说,建立起了以儒家大同理想为号召的五伦邦。

    步入靖南王府内,黄义明发现原黄家村两侧均拦起了围墙。村的中间,挖出了一个面积不算小的湖泊,湖的四周浅滩,种着荷花。湖心有岛,岛边有石桥与岸边相连。岛上种有枫树,梅树、松柏、杨柳及四时可交替开花的花卉,岛上有一间颇大的茶室正对着湖心。湖的周边,一概是亭台、楼榭、花圃、小桥流水等建筑。而原黄家村的农田,大多已被这些绿化景观所替代。湖的四围边缘地带,居住着黄家村原先的村民,但他们基本上已不种地了,而是负责靖南王府内的绿化工作,每月向王府管家领取薪银,原来皇上已免除了靖王府的农业租赋。仅王府的边缘地带保留了少量农田与菜园,这是村民们种给自己吃的。

    而王府建筑,建在原黄家村的村西,也即村尾处。这里盖有四座小楼,包括老爷黄宗羲的住楼,黄义明夫妇的住楼,黄义明儿媳的住楼,以及卫兵与朴人的住楼。过生活区,有一道高墙,墙上有门与靖南王府相联。而穿越此门,便是征南将军府了。原来这块府址是用康熙帝新赐五百亩地所建。步入府内,也是亭台楼阁、小桥流水一应俱全,与靖南王府的区别仅在于府区中心无湖,且保留了较多的耕地。其原因是在刘宏业的力辞下,朝廷同意征南将军府每年仍按国课标准交纳田赋。

    黄义明在征南将军刘宏业及及浙江提督陈世凯与杭州知府张印立的陪同下,参观了靖南王府与征南将军府的建筑,批评刘宏业打造太奢,不知体恤民力。刘宏业回答道:我也没有办法,这两座府邸的建筑,均事先设计好了图纸,我只是依样监造,万一建筑偷工减料,有关工匠及监工均得受罚。浙江提督陈世凯与杭州知府张印立在旁边劝解道:黄老前辈不必过谦,前辈只身出南边平叛,威伏南洋诸邦,功贯古今,如皇上有功不赏,难以服四海百姓。黄义明听罢,叹了口气,不再说话。

    且说黄义明自入住靖南王府后,不再处理五伦邦政,自然是松闲了许多。一日卫兵通报:京城来了六位男子,讲要探望王爷并讨教武功,黄义明回复快快请进书房。一见来客,原来是当年随同康熙帝前来访问黄义明的六大宫廷侍卫,领头人为点苍派高手、康熙帝的侍卫长司马虎。黄义明连忙拱手为礼,让入书房,并请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