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十三章:求风洞破解法众将下江南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五十三章:求风洞破解法众将下江南 (第2/3页)

诉他们距离最终剿灭逆伦邦的日子已为时不远,让他们很好地守卫邦都东门,以迎接全邦最终胜利的到来。

    约数日之后,黄义明率众将走到了镇南关。听说黄义明将到来,北安南王李小虎已拦路迎接了。李小虎原为茅麓山九连坪山寨山大王,在镇南关外大捷后获得了镇南关外直至朱江之北千里之地统治权,因此对黃义明一直心存感激。黄义明见到李小虎后,再次感谢他以华夏一统大业为重,将兵不远千里出镇南关击安南以救五伦邦之急,同时又希望他以好古城城规治理北安南,与中华统一政体靠拢。李小虎则感谢黄义明他的提携之功,使其得已摆脱在茅麓山的困境。而此时镇南关守将雷震天也下关来迎接黄义明的到来了。雷震天早知黄义明“神拳无敌、打败天下无敌手”的名号,素有钦仰之心,而镇南关大捷的取得,更是对黄义明的文韬武略佩服有加,因此力挽黄义明入关歇宿,黄义明则以军务紧急、不愿麻烦地方的理由相辞。雷震天告诉他:康熙皇帝有关沿途保护黄义明一行的密旨已下,自己会派武功高手,暗中护送至南宁,南宁以后的护行工作,则递次由所过城镇的地方守将负责,直至杭州。黄义明请雷震天代转对皇上关心的谢意。

    出镇南关后,黄义明六人仍是拍马急行。所遇到的趣事是:沿途食宿,店家均不收取钱款,理由是前面已有人代付。住宿时,店家唯恐提供的房舍不洁;吃饭时,店家准恐上菜不丰。黄义明不得已相告:菜丰盛些可以,但务必六人吃得下去,不得浪废民力。此外旅途所见的另一奇特现象是:黄义明一行在行路及吃饭时,总有一二十人在不远不近的地方前后跟随着,从人物来看,男女老少都有,从服饰来看,满汉夷诸色杂陈,但有一个共同点是:随行人员个个都目光深邃,双额外凸,步履轻盈,内行人一看,便知是武林高手。对于这一现象,黄义明只能是报之苦笑。

    一日,黄义明来到了一个叫七里泷的地方,此处已是富春江边,风景如画,距离杭州也不是太远。黄义明对随行众将说道,此处有一个历史上的著名隐者严子陵曾居住过,我们得前往参拜一下。说罢便带着众人沿着江边小路前行,路的左侧,便是富春江水,路右则是青山相连。行了约一个时辰,来到一个叫钓鱼台的地方,地势颇为险陡。众人举目仰望,但见有两个方形石矶,高出江面数十丈,临江而峙。黄义明对众将说道:那两个石矶,就是钓鱼台了。

    众将在黄义明的带领下,沿着陡峭的石阶,攀爬上了东侧石矶。举目四望,但见陡崖只有立足之地,江风劲吹,前面便是富春江的万倾波涛,不禁使人头晕目眩。黄文明对众将说道:此脚下的石矶叫“东钓台”,又称“严子陵钓台”,按当地传说:这是当年东汉隐士严子陵的钓鱼处。众将问道:此台高出江面数十丈,人站在上面都头晕眩,不小心尚有可能被狂风吹落江心,严子陵当年如何能在此高台上钓鱼?黄义明回答道:“钓鱼台”的得名,当具象征意义,即原自后人对严子陵高节的怀念。如果当年严子陵真能在此台上钓鱼,那一定是由于汉代富春江的水位,要比今天高得多。

    黄义明又带众将沿着陡径,由东钓台朝西走下,前面又有一巨岩称“棋盘陀”,亦为高出富春江面数十丈的平顶徒崖,其位置在东西钓台之间,崖边的缝隙上立有古木,攀古木下望,直临富春江水,也是令人头晕目眩,如突起江风吹拂,对游人来说,是件十分危险的事。而据当地人的说法,此巨岩为当年严子陵下棋的地方。离“棋盘陀”数步之遥,尚有一根直插富春江中、高数十丈的圆形石柱,亦可称之为“石笋”,按当地人的说法,这是“严子陵钓鱼杆”。

    顺着棋盘陀再前行数步,便是“西钓鱼台”了。西台的布局基本与东台相似,黄义明告之众将:此台是宋亡后,宋代遗臣谢翱哭祭文天祥的地方,因此也称称“谢翱台”。据史记记载:文天祥死难,谢翱曾登此台痛哭,后泛舟富春江,以竹如意击石,歌《楚辞》为文天祥招魂,并撰《西台恸哭记》以记其事。此为成语“西台痛哭”的出处。

    另据史书记载:谢翱死后,后人感其义,将其葬于钓鱼台之南。在西台临富春江的对岸,有地名叫“庐茨”,为当年谢皋垂钓处。谢翱(1249—1295年),字皋羽,福建福安人。宋危,破家支持文天祥抗元,任参军。文天祥败死,流落江湖,郁郁终于杭州,年仅47岁,有著《晞发集》、《浦阳先民传》等传世。谢翱在西台痛哭文天祥的时间当为元至元二十六年(1290年),此事见《谢氏宗谱》。

    由西台走下后,黄义明带众将走入紧邻富春江岸严子陵庙。该庙亦称“严先生祠堂”,祠堂中立有多块后人纪念严子陵的石碑,祠堂中住有严家后人,负责祠堂的管理工作。黄义明仔细看了一下碑文,其中有两块是最为有名的,其中一块为北宋名臣范仲淹(989-1052年)所写的《严先生祠堂记》,碑文的末四句为:“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由于此文的华丽,后被收入吴楚材、吴调侯所编的《古文观止》一书中,作为当时供学塾使用的文学读本。另一块碑文则为弘治十年(1498年)由明学者薛敬之(1435—1508年)所镌刻的《重修严先生祠堂记》。由此亦见当时人对严子陵的尊重。

    严子陵祠堂中设有茶饭供应,黄义明与众将边吃,边与严家后人聊起严子陵事迹。据严家后人相告:严子陵,名光,字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