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十一章:杨晓黎被激出战,黄义明率军驰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三十一章:杨晓黎被激出战,黄义明率军驰 (第2/3页)

中被重创。

    且说安南方士兵见主将被重创后,两员偏将齐上挡住了杨晓黎,其余人则扶起重伤的韩神枪便跑。杨晓黎杀得兴起,喝令士兵追击,高叫别放跑了这厮。但士兵没追几步,却实然听到后军鸣金收兵,只得回还。杨晓黎问关向云何以收兵,以致放走了韩神枪?关向云回答:元帅率援兵六军、七军、八军已到,不让再战。杨晓黎一听元帅已到,连忙随同关向云、宋倩雯、马力田三将回到寨内,参见黄义明及驰援的三军各将领。

    关向云先是向黄义明汇报战况,说起先锋将吕鹏程的死因,自责未能带好兵,有负师傅重托。黄义明道:徒儿不必自责,胜败乃是兵家常事,两军交战,没有只有我胜却无敌胜的道理。吕榜眼为国死事,应通报各军加以表彰,予以礼葬并善抚亲属。但同时也要知各军吕将军的死因,让将士们在外征战,务必听从主将号令,切务轻敌,以减少不必要的伤亡。

    对于今日之战,黄义明对杨晓黎说道:你虽创重敌先锋将,但却险中安南军诱敌之计。安南人是师李靖败辅公佑之故智。此事见于《唐书》所记:

    武德六年(623年),投唐后被任命为淮南道行台仆射的辅公祐在丹阳(今江苏南京)复叛,建宋称帝。唐高祖令李孝恭为元帅、李靖为副帅统兵征讨。辅公祐命部将冯惠亮、陈正通守当涂(今安徽省当涂市)以拒唐军,只守不战近年,唐军无奈。李靖认为:“惠亮、正通皆是百战余贼,必不惮于野战,止为公祐之计,令其持重,但欲不战以老我师。”因此命令士兵在城下挑着女人衣裤骂了冯惠亮、陈正通半日,二人大怒,命令士卒开城出战,结果大败,守城丢失,辅公祐也很快兵败,弃城逃跑时被抓获,送丹阳处死,江南皆平。现在安南与我邦交战,兵多将广,却无法展开,屯兵于坚城之下,利在速战。我邦兵少据险,利于坚守。此理双方皆明。而安南欲获胜,必须要诱我军于空旷之处围而歼之。知我军必不欲决战,其因此采取诱敌之计。《孙子兵法》云有五类人不宜将兵,其一为性格高洁者,因其受不了敌军的凌辱。其原话为:“故将有五危,必死可杀,必生可虏,忿速可侮,廉洁可辱,爱民可烦。凡此五者,将之过也,用兵之灾也。覆军杀将,必以五危,不可不察也。”其语“廉洁可辱”,意即性格高洁者受不得凌辱而轻率用兵致败。晓黎你为将门之后,当明此理。杨晓黎连道:谢元帅教诲。黄义明又道:敌兵今日诱敌之计未成,且重伤了先锋,来日必故计重施,设法激向云出战,以便寻找战机歼灭我军,我军只要小措其锋即可,切不可主动出战。

    关向云问道:我军何日可主动出击?

    黄义明道:条件有三,一为待我师侄刘宏业与李小虎率后十三家出镇南关与敌展开决战之时。二为我率军出南掌林间小道击安南中腰,断敌军归路之时。三为正刮西南风之夜。我于山寨远眺安南军营,其连营数十座,皆位于我阵之东南侧,最适合火攻。尔等可效齐田单败燕救齐之火牛阵。多备火油耕牛,于括西风之夜攻之,敌必惨败。

    关向云与杨晓黎、宋倩雯、马力田三将齐道:谨听元帅分咐。

    且说当日安南先锋韩神枪单挑杨晓黎重伤败走,次日安南军果然又重计重施,派来一位女将挑战关向云。该女将身披红衣,手提青龙偃月刀,自云名梁圣刀,系安南元帅郑根的夫人。其在山寨前大骂关向云是冒牌货,本名徐草民,非关武圣的真正后裔,不知从哪位江湖把式处学了几招关家刀法,便更名换姓,自称关武圣后人。而自己的刀法曾入中原得到关武圣后人的真传,且打遍安南无敌手,是真正的关氏武学代表,因此决心要与关向云一决高低。原来此女子知关向云的先祖为关云长,不敢指骂武圣,却变着法子骂关向云以激其出战。关向云在山寨上听罢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