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十五章:黄义明定计伏缅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二十五章:黄义明定计伏缅王 (第2/3页)

以其地为永昌郡(郡治今云南保山县),地含今缅甸北部地区。至唐,缅甸地属南诏,因此《唐书》谓南诏为哀牢夷之后。至魏晋时期,哀牢夷中有大姓“爨”(音串),分为东西二支,《唐书》云:“西爨,自云本安邑人,七世祖为晋南太守。中国乱,遂王蛮中。”《大爨碑》谓其先祖出于楚令尹子文。 而东爨,又称“乌蛮”,西爨又称“白蛮”。“乌蛮”中大部系彝族先民。“白蛮”则是唐代地含缅甸的南诏政权及宋代地含缅甸的大理政权组建者。缅甸最早立国,为东汉至初唐时期一统缅南的骠国。约至中唐,骠国亡于南诏,南诏后又被大理取代。当时缅南尚有其他小国并立。时至北宋仁宗,缅甸统一,先后经历了蒲甘(1044─1287年)、东坞(1531─1752年)和贡榜(1752─1885年)三个王朝。而当时举兵犯界的是缅甸东坞王朝(1531─1752年)。

    而缅甸东坞(1531─1752年)王朝之所以会举兵犯界,则是说来话长。时至宋代,大理两度派使向宋廷纳贡,维护两国的宗藩关系。至元,两度对缅用兵,灭蒲甘王朝,但保留了蕃王制度,缅甸实际成为元朝的属土。这一形式一直保留到明代。明亡,桂王政权抗清失败,退入缅甸,被缅甸藩王献给清廷。李定国愤而伐缅,并联合暹罗(今泰国)共同出兵。缅人吃败仗后,守城不出,李定国无奈撤兵。入清之后,缅王先是臣服于清室。但是时至三藩之乱,卢桂生乘机在南边建立逆伦邦,一面开疆扩土,欺压南洋诸小国;一面又投靠吴三桂的“大周”政权,派出主力军队为之运送军粮,充当后援。而南洋诸小国都是墙头草,一见三藩势大,本国与中原隔绝;而卢桂生又依之以欺诸国,便纷纷投靠逆伦邦。

    而时至黄义明入江心坡,高举“五伦邦”义帜讨伐卢桂生,不到一年时间,复江心坡全境,卢桂生逆伦邦主力部队困于赴中原参加“三藩之乱”,无法回抽。其曾派有“野人山第一名将”之称的西门中天率五千人马去救鲸山衙门司,却不意被黄义明全歼。当接到已逃亡至野人山的江心坡败将齐得发、肖术达、李青等人的来报,得知江坡全境已失、大戏台三妖女被俘、正壶关主喻化夫与反壶关主季榴芬已阵亡的消亡后,此时的卢桂生可谓要兵无兵,要将无将,欲哭无泪,唯一的办法便是发急函要求各与国来救,这便有了缅国东坞王犯界及其后的安南、金边、莫卧尔诸国的犯界之事。

    而黄义生在得知缅甸东坞王犯界、前锋部队明日将抵圭道城下的消息后,心中着急,立即点兵前行。而劳康城长孙员外及大戏台城长赵员外前来好古城议事时,各携有一子,名孙福禄、赵财寿,均二十出头,自幼习武。孙、赵二家在劳康镇时,原本世交,二小结拜为兄弟。这次随父前来好古城议事,各带有五百卫兵,充当卫队长。听说黄义明要点兵赴圭道城迎战,吵着要跟去观战。原来二小早就听说黄元帅用兵如神,想跟去一睹风彩。而孙员外与赵员外等虽忝为城长,实皆武人出身,亦一时技痒,遂向黄义明提出要同往观战。由于江心坡诸城平定有时,并无大事,且有各自城尉承担守土之责,黄义明遂同意各城长及孙福禄、赵财寿二小前往观战的请求。

    由于好古城据圭道城非远,全军又是急步前行,黄义明清晨拔军,时至黄昏已抵达圭道城郊。忽闻城中传来刁斗声声,黄义明暗道:城尉杨忠良不愧为杨家将后人,治军有方。急令全军在城外札寨立营,不许入城扰民,只许关向云、杨晓黎率第三军士兵入城帮其爹助守。

    而黄文明一行步入城内,只见杨忠良正立于城头,十分紧张地指挥布防,整个圭道城内,三步一岗,五步一哨,临战氛围严峻。再举目外望,发现缅国的前锋部队已在城外札营。

    原来圭道城在缅语中称“敏宋”,意即“三江口”,是恩梅开江和迈立开江的汇合处。居东称恩梅开江,居西称迈立开江,两江之间,礁岩百态,奔涌的江水,在巨大的鱼嘴石处交汇,合为大金沙江,南下奔流入海。大金沙江在缅语中称“伊洛瓦底江”。其中,恩梅开江发源于西藏察隅县境,藏语称“美尔东曲”;南下入云南怒江州贡山县境后称独龙江,流入江心坡后称恩梅开江。恩梅开江在缅语中亦称“恩梅卡”,意为“不可跨涉的河”,由此可见江段的险峻。而迈立开江自藏边大雪山的南麓流下,缅语称“迈立卡”。“迈立”是一种红色山花,“迈立卡”意即“花之江”。由此可见此江水平缓与美丽。圭道城则在两江交汇处的北岸立城,城前有一块不大的滩地。而犯界的缅军前锋部队已于城前空地上立寨,缅军大部队则驻扎于大金沙江上的舰船中,绵延无际。

    黄义明立于城头看了一下双方接战的战场,对众人说道:敌众我寡,缅人挟五万之师屯于坚城之下,利在速战。我军仅一万之众,利在坚守。缅人明日必急于求战,我方但设计俘其前锋,挫其锐气,缅人之围必自解。

    次日凌晨,缅兵果然列队城下,击鼓叫战。黄义明亦让各军列队城前应战。缅兵出阵挑战的是一对貌美如花的双胞胎女子,据问是缅国的大公主与二公主,名为玛丽娥与玛丽莎。缅王弥丽提(1672—1698年在位)则坐在一头巨大的战象上督战。而黄义明这边,孙福禄、赵财寿这对结义兄弟吵着要出战,孙员外与赵员外劝阻不住,只好听凭黄义明决定。黄义明对二小说道:要出战可以,但许败不许胜,务必以计将二女子擒获,但切务伤人。

    二小承诺后便出阵应战。二女子使用的兵器是长枪,基本招法是刺、挑、撇、打。二小使用的兵器是一对方天画戟,基本招法是格、捅、拉,绞。但见二男二女、四马八蹄捉对厮杀,双方打了二十余回合,竟然不分胜负。两边战阵齐声叫好。二小见难于力取,便按原先的约定回马使跑,两女子则紧追不舍,距离渐近。二小突然回身,各自将一物向二女子撤去,口中叫了一声着!但见策马急追的玛丽娥与玛丽莎姐妹各自被一张大网套住,拖下马来。而二小所带兵丁急忙冲上前去,将二女子绑定回阵。二小连叫:切勿伤了公主。原来二小使用的这两张网,有一个名字叫天罗网,是用天竺蚕丝织就,固牢无比,上面连着铜钩,合起来仅一拳大小,张开来则一人大小,人被套住,段无脱逃之理。撤天罗网捕人,是二小自幼练就的绝技,惜无使用时机。此次二小急着要随同黄文明参战,就是为了一试此绝技的威力。不意玛丽娥与玛丽莎姐妹虽自幼勤练武功,却疏于战阵,居然被二小一试成功。

    黄义明见二小捕获了缅邦二公主,心中高兴,对二小说道:今日战阵得胜,尔等立头功。务必好好招待二公主,切不可怠慢!

    且说缅阵中见二公主被俘,突然从阵中冲出一一身着蓝的小将,手持长刀,嘴中叫道:快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