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章 老夫是张九龄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三章 老夫是张九龄 (第2/3页)

朝的时候传到日本的,这鱼鲙就是生鱼片嘛。李善前世最不喜欢的就是日本料理。倒是这酒让李善很意外,有酒的醇香,但是一点不上头,还有果子的甜味,感觉比前世的烧酒好喝的多更像是含酒精的饮料。

    沈临风道:“今日如此痛快,柳姑娘何不抚琴一曲,让我等一饱耳福啊。”“是啊,是啊,我最喜欢听如烟姐姐弹琴了。”孙萍也附和道。“#¥#%#%……”这是孙赫连说的,只是他嘴里塞满了羊肉,谁也听不清他在说什么,不过看样子也是附和的。

    “那小女子就献丑了,鸣琴,去找店家要一把琴来。”柳如烟也不推辞。像这样的酒楼,不但有好酒好菜,为了吸引顾客,更是有美丽的舞姬陪酒助兴,弹词唱曲的也是必不可少,找把琴来自然是不在话下。柳如烟轻弹几下,调了调琴弦道:“那小女子就弹一首《清夜吟》吧。”

    李善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听人弹琴,看着柳如烟如葱玉般细长白嫩的手指在琴弦上跳动,琴声犹如一汪清水,清清泠泠,灵动跳跃,似夏夜湖面上的一阵清风,似山间流淌的溪水,让人心旷神怡。曲终,柳如烟起身嫣然一笑,微微福身施礼,方才回到坐上。“好,如烟姑娘琴艺高超,听如烟姑娘弹琴,比吃这煲牛头更爽快啊。”孙赫连喝了一大口酒,就下口中的牛肉道。话虽粗鄙,倒也真心,柳如烟也欣然受之。

    沈临风也道:“这曲《清夜吟》我先是在扬州也听人弹过,今日听如烟姑娘弹奏,才知正曲之韵味,真实绕梁三日,让人心醉啊。”柳如烟也含笑回应,回首对着一直不做声色的李善道:“李公子想必也精通音律,不知可否指教一二啊?”其实听惯了现代音乐的人,听古琴,都会感觉琴声虽然清丽,但过于单调了,不过李善可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李善笑道:“我对音律一窍不通,哪里敢称得上指教,我倒是歆慕琴艺,只是苦于无名师指教。这下好了,日后我可要多多向柳姑娘请教才是。”柳如烟没想到李善会这么说,轻声道:“雕虫小技,岂敢为师,如李公子有闲暇,自可前来切磋琴艺。”

    酒过三巡,几人都是喝了不少,如烟姑娘虽喝的不多,怎奈不胜酒力,脸上酡红,目光莹莹,煞是诱人。李善也是豪情大发,想着今天这梦幻的一天,离别之情满溢。拿起酒杯,走到窗前,看着湖边景色突然想起苏轼的《水调歌头》,大声诵道:“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虽然时候有些不对,李善也不管那许多,只是想借此词抒发一下内心的情感。

    此词一诵完,满座震惊。就听隔壁传来一声:“好词,好词。正是如饮甘醴,不知哪位高才,可让老夫一见?”话语刚落就见一仆人进了李善等人的雅间,拱手作揖道:“不知哪位是刚刚作词的公子,我家老爷请您到隔壁一叙。”

    李善看了一眼孙赫连,想从他这儿了解一下说话的人是谁。孙赫连是录事参军的儿子,这荆州的官场,他应该最熟。却见孙赫连一脸茫然的样子,似乎并不知道这家伙的来路。这时又来了一个仆人,径直走到孙赫连身边道:“少爷,老爷也在隔壁呢,叫你带着几位公子过去。”孙赫连吓了一跳:“什么!我爹在。”“是的,少爷,还有市令柳大人,以及从京里来的一位大人。”仆人似乎知道这位孙少爷的脾性,“您也别想着逃了,老爷今天很高兴,不会把您怎么样的。”

    李善几人到了隔壁雅间,桌上坐着三位长者,看上去四十岁左右的样子,酒楼掌柜的也立在旁边,估计刚刚就是这家伙告的密,李善想着向孙赫连看去,果然孙赫连也一脸郁闷的看着那掌柜的。

    见我们进来左手边的那位对着孙赫连开口道:“你小子,怎么又来这里喝酒?今儿个你不说出个道道来,看我怎么收拾你。”右边那位道:“博渊兄对令公子未免过于苛刻了,他们小孩子家一起喝酒作诗,也是好事嘛。来,烟儿,见过你张伯父。”柳如烟闻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