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85章 五年又五年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385章 五年又五年 (第2/3页)

来的惊讶眼神点点头,表示这件事李学武已经跟他沟通过了。

    他也是讲道:“生产建设目标一日不完成,干部带头的队伍就绝不撤回,并且还要不断委派和抽调干部下去劳动锻炼,下决心加快轧钢厂工程项目的建设速度”。

    “……”

    谷维洁有些明白过来了,这个建议不仅仅是要解决轧钢厂机关岗位人浮于事的问题,更深层次的布局是李怀德和李学武在完成干部队伍的调整呢。

    别的工厂现在是以大学习的名义在调整干部,下放锻炼学习,轧钢厂也差不多。

    只是相比较来说更加的温和,至少保留了干部的基本待遇和发展机遇。

    这当然不是在整他们,而是赋予他们带头劳动的历史使命,是为轧钢厂集团化目标流汗牺牲呢。

    他们是去带头劳动的,可也是作为管理岗位,在一线管理这些劳动工人的。

    李怀德也说了,工程项目一日不完工,这些干部一日不撤回。

    好家伙,她又不是没看过李学武的项目建设发展规划,这一杆子至少支到了五年后。

    这五年机关的岗位自然不能没有人做事,今年五六月份招录的高中生和大学生,不正派上用场嘛。

    基层年轻干部会不断地涌现上来,进步到中层管理岗位上,逐渐替代掉原有的旧思想老顽固,实现干部队伍的年轻化和革新工作。

    至于那些调配到劳动队的干部该如何处理,五年后的事情谁又说的清楚。

    万一这五年里轧钢厂又增添了什么建筑工程,再延迟五年也说不定。

    五年又五年,五年又五年,这些人不退休基本也没有了竞争力了。

    谷维洁想到这里,冷汗从脑袋后面流了下来,她真是没想到,这坑还真落自己脚底下了。

    可李怀德和李学武把她请过来开会,不就是另一种层面上的妥协和商量嘛。

    她是管理人事干部的,具体实施方案和管理制度还要经过她来执行。

    先前给了她一定的压力,又给了解决办法,这会儿再给她分蛋糕,你说她还有啥话可说的。

    “其次是要强调学习精神”

    李怀德犹自讲着:“在劳动建设过程中,要加强集体学习和自我学习!”

    “要定期组织岗位技能考核,优秀的工人要重现调整上岗,或是回原车间,或是调剂到更需要他们的岗位上去”。

    好么!

    刚刚李怀德在强调人事岗位变动的时候,咬的一万一千……单位不是人,是人次。

    也就是说,下了劳动队也不是永远都在劳动队,只要考核合格,还会重新回到生产岗位上。

    谷维洁心中的压力骤然减轻了许多,八千多人的岗位调整,没有这一条松绑,怕是要闹大的。

    李怀德敢说,自然是有准备的,他继续强调道:“再有,就是要强调福利待遇问题”。

    “在任何岗位上,都有匹配的岗位工资,技术等级不发生变化,工资依旧不发生变化”

    他这句话讲的很清楚,岗位调整不是处罚,仅仅是轧钢厂依照职工劳动能力和技术能力重新分配劳动工作。

    工资不变,待遇不变,福利不变,就是劳动的地点和方式变了。

    “四是要强调主人翁和后来人的意识,要有大局观和正确的技术观念”。

    李怀德讲道:“轧钢厂现在新招录的职工多数都是职工子女,要调整的岗位也是给他们的子女”。

    “咱们也不搞爹传儿子的旧风俗,那是落后的意识形态,咱们就搞技术评比!”

    “你被调整了,要么实现自我提升,以技术比拼实力,以能力竞争岗位”。

    “否组就要服从大局,必须给轧钢厂的未来,给职工自己子女未来让路”。

    谷维洁看了李怀德一眼,低下头默默做着笔记,心里还在核算着。

    “关于这支建筑队伍的未来,我是有几点建议和打算的”。

    李学武主动开口说道:“到明年年底,劳动队工人数量达到一万一千人,我估计会有三千人到四千人能返回到生产岗位上”。

    “也就是说,总人数上去了,学习返岗的人数也存在,只是不断地有人被淘汰下来,实现良性循环”。

    “依照明年的新招职工指标,这支劳动队伍的人数在两年内的将保持在七千人到八千人的动态水平”。

    “我的建议是,持续培养新职工加入到生产岗位上,持续淘汰不合格技术工人到劳动岗位上”。

    “明年年底轧钢厂工人总数估计会在四万人左右,八千人占比五分之一,恰恰证明了轧钢厂的技术锻炼和生产劳动是有意义的”。

    “这八千人持续投入到工程建设中,不仅仅锻炼了思想,磨练了意志,还能支撑轧钢厂未来五年的工程建设工作”。

    “现有包括京城工人新村,钢城工人新村,亮马河工业区,钢城疗养度假区,新建钢城轧钢工业基地,以及其他项目的科研、教育、生活等建筑设施将要在未来五年内上马,建筑是个大问题”。

    “有了这八千人,只需要东风建筑承担技术管理和工程管理部分,在节省建设资金的同事,还能锻炼工人队伍,一举多得”。

    “我是赞同学武同志这个意见的”

    李怀德嗑了一粒戒烟药,手里忙活着,嘴里也不闲着。

    “京城、钢城、营城,三个生产区域将维持三万人的工业生产力,保留八千人的建设生产力,未来五年内要持续招收工人”。

    “当然了,不可能像现如今这般成批次几千人的下放指标”

    李怀德看着谷维洁解释道:“招录重点将放在自有职业技术学校的工人培养上,以及校内外高中毕业生和大学生的招录上”。

    “五年!”

    他抬起手比划了一个巴掌,讲道:“五年后咱们基本能实现现有项目完全建设,新增项目具有持续建设能力”。

    “新职工具有高度规范合规技术生产能力,财政状况完成良性循环,全厂完全过度到集团化生产管理模式……”

    谷维洁能看得出来,李怀德是高度赞成李学武这一人事意见的。

    在随后的沟通中,她并没有再提及新的问题,就目前所讨论到的两个方向她也表示会对明年的人事工作计划进行修订,下周一上会讨论。

    因为李学武一会儿还要跟李怀德一起同来访的意商代表进行会谈,所以会议开完她先出来了。

    就在出门的那一刻,她回头看了一眼还在讨论的两个人,脸上浮现出了意味深长的笑容。

    老狐狸要算计所有人,小狐狸要撤凳子,拆掉老狐狸的群众和正治基础,卸掉老狐狸一条腿。

    这游戏可真好玩啊!

    ——

    “这特么也敢叫图纸?!”

    上午十点钟,李学武作为商业代表在招待所楼下迎接到了来访的安德鲁一行人。

    对方这排场是相当的大,倒不是安德鲁带的人多,而是上面给他配置的商业服务人员多。

    李学武只是匆匆扫了一眼,跟这些人打过招呼后便带着安德鲁等人上了二楼会议室。

    主办公楼的会议室主要是内部会议使用,目前对外会议基本上都在招待所。

    以后对外会议或者考虑到城内的方便条件,也会考虑在国际饭店开接待会。

    众人只是寒暄了几句,便由着李怀德的邀请,在会议桌两边落座。

    安德鲁这一次来是带着很大诚意来的,也要带着确切的态度走。

    所以在发表意见之初,便将厚厚的一摞船舶制造图纸提交给了轧钢厂这边。

    夏中全作为技术总工,带着技术办的船舶技术工程师也参加了会议。

    李学武就坐在他的身边,听着安德鲁讲话,顺手抻了一张船舶设计图纸看了起来。

    就在他摆弄手里的图纸时,忍不住对着身边的夏中全小声吐槽道:“这特么也敢叫设计图纸?”

    说完这一句还撇了撇嘴,不屑地说道:“画的什么叽霸玩意儿,还没有我画的好呢”。

    “……”

    夏中全愣了愣,看了看李学武手里的图纸,又回想起过往这位灵魂设计师的大作,眼泪差点掉下来。

    他也是看惯了灵魂大作,对这等“中规中矩”的设计稿真有种莫名的心伤。

    “确实不如你画的好,至少这里缺少一些灵魂”。

    “……”

    华清船舶制造专家周老师就坐在他们的旁边,听见两人的对话,嘴角忍不住扯了扯。

    他在看向夏中全的眼神中甚至些微的带了一点点怜悯,又多了几分鄙夷。

    怜悯是敬夏中全真能忍辱负重,鄙夷是老夏这个马屁拍的有点谄媚了。

    “嗯,还是你懂我!”

    李学武微笑着点了点头,给了夏中全一个咱们是自己人的眼神。

    他自认为是灵魂收割机,手里有着两百多灵魂,你跟他比灵魂设计?

    谁说的!站出来我看看!

    我看你的灵魂特别适合我的这个设计稿,借给我用用!

    夏中全完全佩服和赞叹李学武的设计能力,但他对于李学武的设计作品实在是不敢恭维。

    面对李学武的笑容,他能怎么办?

    当然是要回以崇拜的笑容,然后装作要听意商代表的讲话扭过头去。

    安德鲁上一次已经考察过轧钢厂的生产经营能力,并且亲自随着李学武到吉城参观了造船厂。

    这一次来,不仅仅是继续谈判的问题,他态度很明确地带来了一整套的合作和采购方案。

    这里面就上次所谈到的玻璃钢生产设备和技术,柴油发动机、变速箱、齿轮箱、发电机等动力总成系统的生产设备和技术进行了详细标注。

    安德鲁表示,他所能提供完备的生产设备和技术仅仅包括以上提到的零部件,剩下的就需要在内地完成采购了。

    李学武为了今天的谈判已经准备了许久,自然是不杵他的问题。

    作为轧钢厂的商业谈判代表,他也是主动讲解了核心零部件的生产合作情况。

    除了玻璃钢需要跟京城玻璃厂完成合作,其他设备将由轧钢厂自己来独立完成生产。

    安德鲁已经接到了关于这一部分的合作方案,所以双方很快地便完成了核心零部件的谈判协议。

    “游艇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